-
2016年中國品牌服飾行業變革亮點與未來趨勢分析
2017/2/8 10:30: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借鑒日本80年代服裝品牌發展經驗,此時個性化與性價比兩種類型的品牌凸顯,多個設計師品牌以及以優衣庫為代表的性價比品牌崛起。從我國服裝行業發展歷程而言,渠道價值衰減、行業由“渠道為王”向“產品為王&rd借鑒日本80年代服裝品牌發展經驗,此時個性化與性價比兩種類型的品牌凸顯,多個設計師品牌以及以優衣庫為代表的性價比品牌崛起。
從我國服裝行業發展歷程而言,渠道價值衰減、行業由“渠道為王”向“產品為王”進行轉變,消費者更加看重產品本質。
類似日本,我國服裝行業格局也出現變化,品牌影響力差、知名度低、分布在三四線地區的“無品牌”市場份額不斷縮小、逐步被淘汰。
我國服裝行業格局,“無品牌”逐步被淘汰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個性化
80后、90后新世代崛起,要求彰顯個性,更加看重服裝的款式設計、價格敏感度下降,原創品牌受到關注;行業格局上,設計師品牌、網紅品牌、電商原創品牌等強調設計感與獨特性的品牌興起。
中國90 后青年移動網絡購買服飾類影響因素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場景化
消費升級決定產品更加細分,場景化、功能性單品將得到發展,如日本目前已經發展成熟的家居服行業在我國尚未形成規模且集中度較低。
中日家居服前十品牌市占率對比(%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90 后青年移動網絡購買服飾類品牌選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性價比
我國目前與日本80年代類似,出現了國產品牌服裝價格虛高的痛點,成立于1984年的優衣庫母公司迅銷不僅在日本國內得到發展,也在中國贏得了一眾忠實擁躉。
宏觀經濟下行、貧富差距擴大、消費者心理轉變等因素造成目前性價比品牌受到歡迎,如男裝、女裝等代表性行業中的低端品牌銷售好于中高端品牌。
目前經濟L型轉換成為大趨勢,房價調控形勢仍然嚴峻,預計性價比戰略仍將繼續受到消費者青睞。
部分服裝行業低端品牌增長更快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迅銷在中國地區銷售占比提升(單位:億日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消費習慣上,服裝的意義逐漸超越實體商品,成為表達時尚、生活品味、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服裝作為個人形象、氣質、品味的體現,是展現個性的重要方式;注重與時尚生活(如明星達人穿搭、影視劇周邊)、個人愛好(IP、社交屬性)的結合,如89%的90后選擇在購物后進行分享。
中國90 后青年對個性展現的表現方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迎合“懶人經濟”、95后Z世代“嘗鮮行為”的消費習慣,提供一站式服務:
提供會員增值服務,如上新提示、穿搭攻略、會員活動等;對于服裝家紡等產品提供后續整理維護服務,提升品牌效應;線上線下融合,強化線下試穿體驗、線上購買體驗,迎合新世代樂于退貨的嘗鮮行為,完善售后退貨服務。
95后青年樂意購物后在論壇上進行分享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渠道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發展、進入信息爆炸時代,渠道多元化(從以往的傳統百貨商場、街邊店發展出購物中心、電商、網紅、海淘代購等多種渠道),從而相應滿足消費者碎片化細分化的需求,如電商、代購滿足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需求,網紅經濟則滿足消費者對個性化和購物社交的需求。
渠道多元化背景下,傳統渠道稀缺性優勢逐漸減弱。
線下百貨、購物中心、街邊店及線上百花齊放,但互相也存在競爭、給服裝企業帶來了考驗。
渠道多元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宏觀經濟下行、房價壓力加大影響人們服裝購買意愿,社會零售額中服裝商品增速下行:
商場、街邊店面臨客流不旺的嚴峻形勢;線上增速同比逐漸放緩,如2016年天貓“雙11”活動總成交金額增速為32%、不斷放緩。
社零總額中服裝類零售額增速下行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歷年淘寶/天貓“雙十一”銷售額增速放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零售”概念橫空出世
馬云于2016年10月14日提出,“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也就是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
馬云提出的未來全行業發展五個“新”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線上線下一體化必然趨勢背景下,“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更像是線上與線下增速均放緩現狀基礎上一面新的旗幟,將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性再次提升
線上銷售占比提升的同時增速放緩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服裝行業進入壁壘較低,產能過剩背景下、服裝行業自2011年以來的行業性調整致競爭格局變化,多家大企業轉型、部分傳統模式的中小企業被淘汰;
2011年服裝行業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數量大幅減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消費者追求個性化或性價比等新消費趨勢崛起,電商、網紅品牌陸續興起加入戰場,并且隨著消費者視野的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展開對中國服裝市場份額的爭奪(包括通過海淘獲得一席之地),品牌之間競爭越發激烈。
網紅店鋪受歡迎,網紅張大奕淘寶店鋪銷量驚人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服裝為海淘族第二大購買品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紡織服裝行業產業鏈條比較長,從上游棉花到下游零售歷經多個環節:
對于紡織制造及加工商而言,行業進入壁壘不高因而參與者眾多、行業較為分散,同時對上游紗線及下游品牌商議價能力較弱;對于品牌商而言,產品從企劃設計到最終上市一般需要至少半年以上時間。
2011年以來品牌服飾行業進入去庫存調整周期,疊加下游需求端隨著宏觀經濟增速下行而出現的疲弱,紡織服裝行業公司經營難度增大、利潤空間也被壓縮。
紡織服裝行業近年來虧損加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人群時代的更迭,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定制化等屬性更為看重,要求服裝企業相應的提升上新的數量與頻次,這需要企業在供應鏈上進行優化升級,實現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
目前已經出現多個新興模式:
網紅(網紅引流,柔性供應鏈保證上新速度,預售模式探知市場需求)
平臺企業開始發展,在訂單整合、集中采購方面發力,節省中間環節(網易嚴選、必要等)
服裝企業的生產線改造,大批量向小批量多批次進行轉變
電商代運營是指針對企業對電子商務的需求開展的一種商業服務,傳統品牌企業以合同的方式委托專業電子商務服務商為企業提供部分或全部的電子商務運營服務或網絡營銷服務。
相對于傳統品牌電商自營而言,代運營效率高、成本低,專業技能和經驗更適應網上營銷的環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商代運營市場發展迅速,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4248億元,同比增近60%品牌商持續“觸網”、對代運營接受度提高為電商代運營行業成長提供空間;線上盈利困難,電商平臺扶持代運營企業從而改善品牌商盈利情況,實現長期發展;電商代運營企業持續探索新模式,提升和品牌商的粘合度,實現長期增長。
與品牌商結合是電商代運營企業的發展路徑之一,強強聯手實現共贏發展電商代運營企業借助品牌商現有資金及品牌資源,鞏固線上業務優勢;品牌商通過代運營企業店鋪運營能力改善線上運營,帶動業績增長。
國內電商代運營市場交易規模(億元)及增幅(%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