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林板行業整合、集中度分析
2017/2/17 10:28: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人造板行業增速逐漸放緩近年來人造板市場生產規模發展減緩。我國人造板產量在過去 10 年穩步增長,從 2004 年的 5456 萬平方米增長到 2015 年的 2.87 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達到 16.30%;歸上企業收入從 855(一)人造板行業增速逐漸放緩
近年來人造板市場生產規模發展減緩。我國人造板產量在過去 10 年穩步增長,從 2004 年的 5456 萬平方米增長到 2015 年的 2.87 億平方米,復合增長率達到 16.30%;歸上企業收入從 855.25 億元增長到 6033.41 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 19.44%。其中,2009 年至 2011 年,我國人造板產量經歷了年增速 30%左右的快速增長,2012年之后增速有所放緩,2015 年隨著宏觀經濟的結構性調整人造板行業增速已低于 5%。2015 年我國人造板產量同比增長 4.78%,收入同比增長 2.55%,人造板市場逐漸趨于飽和。
2004-2015年我國人造板產量及同比(百萬平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4-14年我國人造板收入及同比(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膠合板占比最大,刨花板發展空間廣闊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植物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板材。根據原材料和生產工藝的不同,人造板可分為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細木工板、秸稈板、竹材人造板等種類,其中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較為常用,產量占人造板總產量的 80%以上。纖維板、刨花板對原材料要求較低,多為三剩物、次小薪材、秸稈、甘蔗渣等,而膠合板對原材料要求較高,一般為大徑原木。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人造板材由于物理特性、制作方法的不同,在下游的應用領域也有一定的區別。
人造板主要分類及其特點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纖維板是 1965 年由美國推向市場并在全球得到迅速發展的人造板材,是以林區三剩物、次小薪材、棉稈、甘蔗渣、蘆葦等植物纖維為原料,由木質纖維素纖維交織成型并利用其固有膠粘性能制成的“近似木材而優于木材”的板材。因其具有材質均勻、縱橫強度差小、不易開裂,易雕刻造型等優點,用途廣泛,多作為版式家具材料。
纖維板產量自 2000 以來持續穩定增長,由于前期纖維板行業產能的迅速擴張,近三年來增速已大幅放緩,其中2015年產量同比增長2.41%至6,618.53萬立方米。價格上,我國纖維板價格總體穩中上升,其中2006年-2013年價格基本維持 1300-1500 元/立方米左右,2014 年由于房地產行業帶動,纖維板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同比提高39.43%至 1913 元/立方米,2015 年回落至 1646 元/立方米。
纖維板產量及同比(萬立方米,%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纖維板價格及同比( 元/ 立方米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膠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單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膠粘劑膠合而成的三層或多層的板狀材料,通常用奇數層單板,并使相鄰層單板的纖維方向互相垂直膠合而成。其具有重量輕,不易變形,制作方便等優點,屬常用的室內裝飾材料。膠合板是我國人造板中產量最大的板種。
我國膠合板產量基本維持穩定上漲,由 2002 年的 1135.21 萬立方米增加至 2015 年的 16546.25 萬立方米。膠合板價格則呈現周期性變化,在 2005、2010 和 2014 年三次觸底至 1600 元/立方米左右,之后均出現反彈,整體而言膠合板價格長期維持 1600-2000 元/立方米區間震蕩,2015 年我國膠合板價格同比上升 14.29%至 1919元/立方米。
膠合板產量及同比(萬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膠合板價格 及同比( 元/ 立方米 ,%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刨花板是由木材或其他木質纖維素材料制成的碎料,施加膠粘劑后在熱力和壓力作用下膠合成的人造板,又稱碎料板。因其成本低廉、結構均勻、強度較大、加工性能好,可加工成大幅面的板材,較為適合用于定制家具領域。
在 2010 年之前,由于我國的刨花板生產設備不如纖維板生產設備成熟,刨花板曾普遍存在質量差、甲醛釋放量嚴重超標等問題,加工性、適應性不如纖維板,行業長期低迷。我國刨花板 2004-2010 年產量基本在 1500萬立方米之下,且彼時市場的刨花板使用量仍未普及,行業基本處于供過于求階段。2011 年之后隨著定制家具的崛起,刨花板產量出現階梯式提高,當年同比大幅增長 102.45%至 2559 萬立方米,之后刨花板產量出現回調,2015 年產量 2030.19 萬立方米,同比增速-2.75%。
刨花板價格上,2004-2014 年刨花板價格基本維持 1000 元/平方米上下區間波動,并且價格于 2013 年觸底至 953.00 元/立方米,之后隨著行業供需改善以及定制家具需求帶動,刨花板價格出現反彈,2014 年刨花板價格同比增長 36.83%至 1304 元/平方米,2015 年增長 0.08%至 1305 元/平方米,目前價格處于高位。
刨花板產量及同比 (萬立方米,%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刨花板價格( 元/ 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國人造板行業的結構構成中,過去十幾年膠合板的占比始終最高并處于上升趨勢,其占比從 2004 年的 38.53%上升到 2015 年的 57.69%;占比第二的是纖維板,其 2015 年占比為 23.08%;刨花板產量占比則最低,始終在 10%左右波動,2015 年占比僅 7.08%。但是參考國外發達國家成熟市場情況,北美和歐洲人造板市場中刨花板占比均超過 50%,隨著我國經濟的繼續發展,預計消費升級及個性化需求帶動的定制家具高成長將持續驅動刨花板未來需求,刨花板發展空間巨大。
我國各類人造板占比變化(% )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參考國外路徑我國刨花板發展空間廣闊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集中度提升,落后產能淘汰及“林板一體化”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1 、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行業整合勢在必行
規模以上 人造板制造企業數量 增加 ,房地產調控政策和原材料緊缺導致一些企業被迫停產。我國規模以上人造板制造企業數從 2012 年開始穩步增加,截至 2015 年 10 月,我國規模以上人造板制造企業數為 4774 家,和 2012 年 2 月相比增加了 337 家。
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增加說明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人造板行業存在規模經濟效應,人造板企業的品牌、綜合運營能力、技術實力等因素對經營效益的提升效果顯著,企業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目前人造板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多數企業不能形成規模經濟效益,行業整合空間較大;另一方面,國家實施天然林保護政策,禁止采伐,導致木材原料緊缺,加上原輔材料價格上漲,造成大多數人造板企業效益降低,一些企業被迫停產。
人造板行業開始重新洗牌,行業整合將成主旋律 。總體來說,當前人造板行業生產規模發展減緩,資源瓶頸仍然存在,行業競爭加劇。在此背景下人造板行業已經開始重新洗牌,淘汰了一部分低檔次、競爭力較弱的企業,隨著行業內龍頭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小企業,進行設備升級改造,輸出管理、品牌和技術等實現做大做強,行業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2005-15年我國規模以上人造板制造企業數(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環保趨嚴,人造板退稅政策出現分化,龍頭企業強者愈強
由于人造板制造業主要原材料是廢棄木材丫枝,屬于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有利于國家森林資源保護和利用,過去國家在稅收政策等方面對人造板制造行業實行多種優惠政策。但是隨著我國對森林資源以及環境保護的壓力日漸增大,人造板行業的退稅政策也根據環保要求的提高出現了分化。
退稅比例調整一波三折,人造板一度面臨取消退稅風險。2015 年 6 月 12 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將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的退稅比率原來的 80%降為 70%,同時規定,凡列入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綜合名錄》中“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產品或者重污染工藝,不予享受退稅待遇。由于彼時人造板仍然屬于“雙高”目錄之列,人造板行業面臨退稅優惠取消風險。
符合標準的人造板將不再列入“ 雙高” 產品,環保達標產品繼續享受高額退稅。2016 年年初,國家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關于提供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5 年版)的函》。新版名錄把人造板由整體列為“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調整為“凡符合指定國標和環境標志的人造板產品生產標準的中密度纖維板產品”、“符合《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中甲醛釋放限量 E1 標準及符合《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人造板及其制品》標準的刨花板和膠合板產品”不再列入“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
這意味著我國人造板行業退稅政策出現分化,符合國家環保規定的人造板產品制造將繼續享受高額退稅,而技術落后、環保不達標企業生產的人造板產品將面臨更高的稅額,行業馬太效應將越發顯著,中小企業淘汰可能加速,而龍頭企業有望受益于國家政策引導繼續做大做強。
人造板行業所涉及政策和規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 、我國林木資源保護加大,天然林 2017年全面禁伐,“林板一體化”引領發展
人造板行業是典型的資源依賴型產業,我國森林資源緊缺,國家對森林采伐實行生態控制,林區三剩物和次小薪材單位價值較低,且存在一定的經濟運輸半徑,在行業產能擴張的情況下,木質原料價格高漲,運輸半徑擴大,運輸成本增加,林業資源成為行業瓶頸。
森林資源保護力度加大,林木采伐限額縮減。一方面,2016 年 3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到 2020 年森林覆蓋率由 2010 年的 21.66%提高到 23.04%,森林蓄積量由 2015 的151 億立方米增加到 165 億立方米,增加 14 億立方米,我國對林木資源的保護持續加大;另一方面,根據國務院批復林業局審核確定的全國“十三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全國采伐限額合計 25403.6 萬立方米,其中非商業性天然林采伐年限額為 4950.1 萬立方米。相對全國“十二五”期間年森林采伐限額(不包括毛竹采伐限額)27105.4 萬立方米出現縮減。
天然林 2017 年全面禁伐。2015 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將分三步實施:2015 年全面停止內蒙古、吉林等重點國有林區商業性采伐;2016 年全面停止非天保工程區國有林場天然林商業性采伐;2017 年實現全面停止全國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林板一體化”引領發展。在我國十三五期間環保、資源保護力度的加大,我國林業政策的管制更加嚴厲的大背景下,長期來看,因林業資源緊張,木質原料的價格呈上漲趨勢,擁有配套原料林基地的人造板企業經營業績受木質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相對較小,“林板一體化”成為企業壯大的發展路徑。“林板一體化”要義在于“以板養林,以林促板”,擁有充足林木資源成為人造板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我國森林覆蓋率要求逐漸提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十三五相對十二五森林采伐額度降低(萬立方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