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養殖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7/3/14 11:45: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從畜禽養殖的集約化之路看養殖產業發展趨勢1、白羽肉雞的集約化之路我國白羽肉雞的養殖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目前已經從最初的小規模、低技術、低資本的粗放式養殖方式發展到目前的高技術、高資本投入及大規模的集約化養殖。我國白羽肉雞發展 數一、從畜禽養殖的集約化之路看養殖產業發展趨勢
1、白羽肉雞的集約化之路
我國白羽肉雞的養殖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目前已經從最初的小規模、低技術、低資本的粗放式養殖方式發展到目前的高技術、高資本投入及大規模的集約化養殖。
我國白羽肉雞發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我國白羽肉雞養殖已加速進入集約規模化養殖階段:2015 年 38 家白羽肉雞集團企業養殖量 31.3 億只,占全國總量 50%以上,年出欄肉雞數量小于 1 萬只的從 2011 的 31%下降到 2015 年的 10%,年出欄肉雞數量大于 10 萬只的從 2011 年的 25%上升到 2015 年的 50%。
隨著白羽肉雞集約化養殖的發展,也誕生了一批優質的龍頭企業,尤其是圣農發展,目前已經發展為從上游的飼料生產、到中間的肉雞養殖以及下游屠宰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企業,目前市值已經高達 200 億,最高市值近 350 億。
2、生豬行業的集約化發展
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經歷了一個從低水平的小規模養殖為主逐步向高資金和高技術投入主導的集約化養殖模式發展。十幾年來,我國年出欄 50 頭以下的小規模養殖戶大量退出,從 2003 年的 1 億多戶減少到 2014 年的不足 5000 萬戶,年出欄 50-99 頭的養殖戶在 2012年之后也開始減少。與此相反的是,年出欄 10000 頭以上的養殖場持續增長。
我國生豬小規模養殖戶數量變化情況(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大規模生豬養殖場(戶)數量變化情況(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伴隨著我國生豬養殖規模集中度提升的是我國生豬養殖模式的變化,在我國生豬養殖的集約化發展之路中,有兩種模式較為常見:一種是公司+農戶型的養殖模式,以溫氏股份為代表;另一種是自建規模化豬場,以牧原股份為代表。無論是哪一種模式,與傳統的散養戶相比,都具有較高的養殖效率和經濟效益,也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生豬集約化養殖與散養的區別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對蝦行業與畜禽養殖行業的比較
通過對畜禽養殖行業集約化發展過程的梳理,認為行業發展呈現出以下特征:
1)養殖產業從勞動密集型的粗放式養殖向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型的集約式養殖發展是必然趨勢。這種轉型伴隨著養殖效率的提升和經濟效益的改善,抗風險能力也大大增強。
2)一體化的自繁自養和“公司+農戶”是常見的集約化經營模式。一體化自繁自養能夠從上至下實現對養殖環節的管控,對養殖技術和資本的要求都較高,但養殖成功后也具備更高的效率和壁壘,如牧原股份和圣農發展;“公司+農戶”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快速鋪開,提升規模,如溫氏股份。
3)集約化發展過程中造就高市值企業。伴隨著養殖產業集約化發展,畜禽養殖產業都誕生了一批高達幾百億甚至上千億市值的龍頭企業。
白羽肉雞行業 、生豬行業和對蝦行業的對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高分散 、低水平養殖導致效率低下,行業供給不足
與對蝦近千億的市場規模相對應的是我國對蝦養殖行業的高分散、低水平的粗放式養殖方式,在種苗培育、飼料生產、以及養殖環節均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國對蝦養殖現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低水平的對蝦養殖導致我國對蝦養殖存活率極低,2016 年是近幾年行業養殖較好的一年,但是普遍成功率也只有 3-4 成左右,這還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連年的虧損導致部分養殖戶退出,留下的是養殖技術相對較高的養殖戶;另一方面 16 年部分養殖戶降低了投苗量,從而使成功率上升。
2016年我國主要對蝦養殖區養殖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3 年以來,由于早期死亡綜合征 EMS 及急性肝胰臟壞死 AHPNS 等的爆發,我國對蝦的存活率持續走低,對蝦產量也不斷下降,從 2012 年 150 萬噸左右的高點減少到 2015年的 80 萬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高達 160 萬噸的對蝦消費需求。
2012 之后,受養殖疾病影響,我國對蝦產量持續走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年,我國對蝦養殖存活率雖然較 2015 年有所好轉,但是養殖戶退出也有所增加,因此全年產量仍較低,估計與 2015 年差異不大,不足 100 萬噸,行業仍然處于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態。這就導致了得 養殖行業盈利分化極大,養殖成功率高的養殖戶可以獲得 50-60%甚至更高的暴利,而養殖成功率低的農戶則會出現虧損。
近兩年,我國對蝦進口量大增,2016 年上半年越南蝦出口我國漲幅達到 41%,出口金額達到 2.2 億美元,此外我國 2016 年上半年就從厄瓜多爾進口了 2.4 萬噸蝦。
三、行業亟需轉型升級,現有養殖嘗試難以改變產業格局
在目前的對蝦養殖中,比較常見的養殖探索主要有三種:一是高位池養殖模式;二是小溫棚模式;三是華北地區推行的室內養殖。
我國現階段常見的對蝦養殖方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