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全球及中國地熱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7/9/28 15:45:2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地熱發電技術簡介 地熱資源復雜,不同熱田的儲熱介質及溫度各不相同,而汽輪機對工質要求較高,相比其他能源電站,地熱電站的很難模塊化,相對制約了地熱發電的步伐。 根據利用的儲熱介質,人類發展了不同的地熱發電技術,分別為干蒸汽發電、地下熱1、 地熱發電技術簡介
地熱資源復雜,不同熱田的儲熱介質及溫度各不相同,而汽輪機對工質要求較高,相比其他能源電站,地熱電站的很難模塊化,相對制約了地熱發電的步伐。 根據利用的儲熱介質,人類發展了不同的地熱發電技術,分別為干蒸汽發電、地下熱水型發電、地下熱干巖發電。其中地下熱水型發電按照推動汽機的工質不同,又分為閃蒸地熱發電、聯合循環發電、中間介質法地熱發電。
地熱電站技術的比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干蒸汽發電原理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閃蒸地熱發電原理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間介質法發電原理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增強型地熱發電原理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全球地熱發電市場概覽
近年來,世界地熱發電市場保持穩定增長,年增長率在 4%-5%。 2015 年末,全球地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已達到 13.5GW,新增裝機容量達到 500MW。至2020 年、 2030 年、 2050 年,全球地熱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 25.9GW、 51GW、 150GW,即 5年內裝機容量容量擴大 1 倍, 40 年擴大 10 倍,按此測算 2016-2020 年年平均新增裝機容量為 3000MW 以上,地熱發電前景廣闊。 目前主要的地熱發電國家為美國、菲律賓、印尼、墨西哥、冰島等國家。美國、冰島、意大利、新西蘭等國家是地熱發電傳統強國,規模較大,增量平緩。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肯尼亞以及土耳其是地熱發電新興國家,規模較小,增長趨勢較為強勁,地熱發電在這些國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2007 年-2015 年全球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單位:吉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 年全球地熱發電裝機各國容量(單位: 兆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地熱發電未來發展的核心驅動因素在于地區電力需求、資金供給和發電技術革新。 地熱能源目前使用率低,美國的地熱能使用僅占全國能源組成的 0.5%,美國頁巖氣革命帶來的天然氣滿足了本土電力需求,對地熱開發利用缺乏動力,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肯尼亞等缺電大國對地熱的開發更能保持強勁的趨勢。 地熱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每兆瓦的投資約為 500 萬美元, 開發地熱能的核心就是資金。地熱井的深度從 1000 米到 4000 米不等,通常打井費用在 200~500 萬美元,而建設一個地熱發電站通常需要 10-20 口抽水井加回灌井,其投資達到數千萬美元,再加上管道鋪設,其基礎投資往往就能達到億元,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對于地熱項目的投資建設至關重要。傳統的地熱電站建設投資回報期長,地熱資源稟賦各不相同,若能有新的地熱發電技術縮短建設工期,對不同地熱資源因地制宜地進行開發,必將拉動新一輪地熱電站新建高潮。
中國地熱電站概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