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玉米及水稻種植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7/12/7 15:08: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玉米種業萎縮,水稻種業集中化2016/17 銷售季,種業上市公司的玉米種子業務普遍顯著下滑。其中經營規模較大的三家企業登海種業、墾豐種業和隆平高科的玉米種子營業收入降幅在 20%-50%左右。上市公司玉米業務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系:(1)1、玉米種業萎縮,水稻種業集中化
2016/17 銷售季,種業上市公司的玉米種子業務普遍顯著下滑。其中經營規模較大的三家企業登海種業、墾豐種業和隆平高科的玉米種子營業收入降幅在 20%-50%左右。上市公司玉米業務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系:(1)我國玉米種業市場規模受玉米種植面積和單畝種子費用雙降的影響而再度萎縮 12%。一方面,自 2016 年 3 月我國宣布取消玉米的臨時收儲并明確玉米供給側改革的戰略規劃后,我國玉米的種植面積在 2017 年再度調減。估計 2017年玉米播種面積下降3000萬畝至5.33億畝。另一方面,根據農技推廣中心5月的調研結果,全國玉米種子終端價格下降約 5%~8%。(2)玉米龍頭種企的主導品種普遍已推廣多年,且在2011 至 2016 年間通過國審的新品種數量較少。
2016/17 銷售季種業上市公司的玉米種子業務普遍顯著下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6/17 銷售季我國玉米種子市場規模再度萎縮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6/17 銷售季種企主導品種銷量下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17 銷售季,雜交稻種主要企業的市占率繼續提升。近年來,我國雜交稻種子市場規模增速放緩,預計復合增速在 6%左右,主要系種植面積受常規稻復蘇的影響而穩中趨降所致。而雜交稻種主要企業近兩個銷售季的營業收入增速在 15%-40%左右,遠超行業增速,其市占率相應快速提升。
近兩年雜交稻種主要企業的市占率快速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兩年玉米上市種企的市占率無明顯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玉米種業:糧價企穩,復蘇有望
我國的上一次糧食供給側改革是在 99-04 年。1999 年,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措施的通知》,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縮小糧食保護價收購范圍與減少糧食保護價品種,不再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手中余糧。我國的上一輪糧食供給側改革自此開始。稻谷玉米等糧食價格自 1999 年起開始下跌,作物播種面積也從 2000 年起逐年減少。2005 年,我國首次啟動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糧食供給側改革結束。
上一輪歷史經驗顯示,種子行業的復蘇提前于糧食供給側改革的完成。我們以玉米和稻谷為例具體來回溯上一輪的歷史經驗:1)玉米:玉米庫存自 2000 年起持續下跌至 2004 年見底,但玉米價格僅下跌至 2000 年 5 月就已見底,播種面積和種子費用自 2001 年起也恢復增長。
2)稻谷:稻谷庫存自 1999 年起持續下跌至 2007 年見底,而稻谷價格自 2003 年下半年就開始顯著上漲,稻谷播種面積和種子費用自 2004 年起恢復增長。
參考歷史經驗,我們認為,盡管目前我國的玉米庫存仍然高企,但玉米種業仍有希望提前復蘇。
玉米價格僅下跌至 2000 年5 月就已見底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稻谷價格自 2003 年下半年開始顯著上漲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