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汽車行業未來銷量變化分析
2018/3/19 13:38: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8年總量增速放緩2018年汽車總量增速將進一步放緩。2017 年 Q1-Q3,汽車總銷量為 2022.4 萬輛,同比+4.5%;其中,乘用車銷售 1715.0 萬輛,同比+2.4%,低于汽車總體 2.1%;商用車銷售307.4 萬輛,2018年總量增速放緩
2018年汽車總量增速將進一步放緩。2017 年 Q1-Q3,汽車總銷量為 2022.4 萬輛,同比+4.5%;其中,乘用車銷售 1715.0 萬輛,同比+2.4%,低于汽車總體 2.1%;商用車銷售307.4 萬輛,同比+17.9%。展望 2018 年,考慮 1.6 升及以下購置稅優惠政策完全退出,預計 2018 年乘用車銷量增速進一步放緩,預計為+1.0%,汽車總銷量增速預計為+0.8%,維持總體持平。
2007-2017 年汽車銷量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乘用車市場拆解 :2017 年前三季度乘用車增速承壓,SUV、純電動、1.6L 以上排量乘用車 是增長的主要動力。按車型拆分看,SUV 前三季度銷696萬輛,同比+16.0%,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是乘用車市場保持正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其余車型銷量同比皆有下滑。受2017 年購置稅優惠退坡以及 2016 年四季度提前消費影響,2017 年前三季度 1.6L 及以下乘用車銷量實際增速為-1.8%,銷量下滑 21.8 萬輛,2005 年起首次出現負增長。而 1.6L-2.0L乘用車銷量增加 49.2 萬輛(增速同比+11.4%),電動車銷量增加 11 萬臺。同時,從市場份額角度看,今年前三季度 1.6L 及以下車型占比從 2016 年的 72.2%下降到了 69.3%,1.6L以上排量的乘用車市場份額增加顯著,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2017Q1-Q3 乘用車銷量增量按車型拆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Q1-Q3 乘用車銷量增量按排量拆解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2017年乘用車增速預計+2.2%。 。今年一季度由于存在部分去年四季度的銷量平滑,以及補庫存的因素,乘用車批發銷售實現+4.6%的增長,但實際終端零售為負增長。二、三季度為乘用車市場傳統的消費淡季,同比增速分別為-1.3%、+3.8%,全年呈現 V 字型。從庫存角度來看, 2017 年一季度,由于補庫存等因素,行業庫存系數快速提升,2、3、4 月份庫存皆在高位徘徊(2.25、1.66、1.92)。隨著二、三季度部分廠商下調了終端提貨壓力,加大了促銷力度,經銷商庫存壓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緩解。四季度是乘用車市場的傳統消費旺季,考慮到 2018 年購置稅優惠政策料將完全退出帶來的提前消費,預計 Q4 行業銷量將繼續環比改善,預計全年汽車銷量增速有望達到+3.8%,乘用車銷量增速預計為+2.2%。
2017 年 1-10 月乘用車銷量及月度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8 年與2011年政策環境相似。從購置稅角度來看,2009/2010/2011 三年的購置稅與 2016/2017/2018 有很高的可比性,均為 5%/7.5%/10%。從月度銷量來看,2016-2017年,乘用車月度同比增速的走勢同 2009-2010 年高度相似,表現為“年底加速提升->需求透支->年初增速觸底”。而 2011 年起,購置稅優惠的完全退坡導致 2011 年乘用車市場增速大幅放緩,全年僅為+5.2%(2009/2010 分別為+52.9%/+33.2%)。
我們為什么判2018年乘用車市場增速為1% ?受益于購置稅減免政策刺激,2016 年乘用車實現 14%的銷量增速,但其中 1.6L 及以下的乘用車占比 72.2%,同比增長 21.4%;受購置稅優惠帶來的擠占效應,1.6L 以上的占比僅為 27.8%,同比增長僅為 1.0%,顯著低于往年增速中樞。而在 2017 年前三季度,受購置稅優惠減半的影響,1.6L 及以下的乘用車占比下降到 69.3%,銷量同比下降 1.8%;1.6L 以上的占比 30.7%,同比增長僅為 10.8%。對比歷史上同樣有購置稅優惠完全退坡的 2011 年,預計 2018 年 1.6L 以下乘用車銷量有可能繼續維持負增長,而 1.6L 以上乘用車銷量增速預計將維持 10%左右的增速。
2009-2011、2016-2017 年 1.6L 以下排量乘用車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9-2011、2016-2017 年乘用車市場分排量同比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8年中國牛肉價格走勢分析
- 下一篇:2018年中國禽肉價格走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