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航天軍工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2018/4/25 11:41: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家安全環境與對外戰略發生深刻變化。地緣政治環境緊張,我國海洋強國戰略與積極外交政策不斷深化等多重因素合力推動軍工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家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海外利益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家安全環境與對外戰略發生深刻變化。地緣政治環境緊張,我國海洋強國戰略與積極外交政策不斷深化等多重因素合力推動軍工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國家國際地位顯著提升,海外利益不斷擴展。但與此同時,國際局勢亦日趨緊張,我國周邊局勢不穩定性加劇,十八大以來我國奉行的“積極應對”外交策略隨之不斷加碼,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顯著加快。2017年中國國防預算增加7%,約10211億元。在我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軍費增長速度雖然略低于預期,但與我國經濟發展狀況與外交國防需求仍屬匹配。剛剛閉幕的十九大提出,我國要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至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國防投入提升趨勢明確。預期未來5-10年內,我國軍費有望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我國國防投入占GDP和財政開支的比例仍較低,未來提升空間較大。2016年我國軍費預算占GDP的比例僅為1.28%,仍顯著低于美、俄等世界軍事強國以及印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的水平,相對日本等國防預算不斷提升的周邊國家亦沒有顯著優勢。考慮到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我國在地區與國際社會話語權的提高,軍費預算未來的提升空間較大。
作為無人機領域領導者的美國,早在1996年2月,其空軍科學顧問委員會發表的《新世紀展望——21世紀的航空航天力量》研究報告就聲稱,“不久的將來,無人作戰飛機將有可能成為21世紀空中作戰的主導力量”,“無人作戰飛機在執行任務的許多方面遠比有人駕駛作戰飛機更為有效”,因此建議“美國空軍應從事無人作戰飛機的方案設計研究”。經過十幾年的研發努力,近年來美軍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通過使用無人機均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更激發了各國對以無人機為代表的無人作戰系統裝備的研發和投入熱情。
無人機全球市場增長態勢良好,未來前景廣闊。截止到2013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129億美元。依據我們的測算,到2023年全球市場空間596億美元,10年有望增長3.6倍。
目前軍用市場仍是無人機最主要的市場。截至2013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空間110億美元,其中美國60億美元,中國約5億美元。我們推算2023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約481億美元,10年復合增長15.9%;而未來10年中國無人機市場預計將實現25%的復合增長,市場空間有望從2013年的5.6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22年的60.6億美元。
除地面無人作戰系統、無人機之外,無人潛航器等在海軍作戰領域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歐美發達國家近年來重點關注的領域。在國外長期就相關技術、產品對我國實施封鎖的局面下,加大投入力度,研發相關技術、產品是我國海軍裝備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保障海洋強國戰略目標實現的有力手段。我國AUV(水下自主航行器)研制起步較晚,但需求較為迫切。在國家大力支持下,國內多家科研院所正在積極開展相關技術的研究,典型代表單位有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船重工701所、702所等科研院所。而隨著相關企業越來越多的介入,AUV勢必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以滿足國內大量的需求。總體來說,我國海軍、陸軍以及空軍轉型給武器裝備帶來了巨大的需求空間。武器裝備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帶來了價值投資的契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