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周期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2018/5/18 12:13: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汽車行業經歷 2001-2010 年十年行業高增長黃金時代后,當前中國汽車行業逐步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此階段行業體現出三大特征:行業增速放緩、保有量提升、廠商產能過剩。汽車行業兼備周期與成長雙重屬性,行業增量紅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汽車汽車行業經歷 2001-2010 年十年行業高增長黃金時代后,當前中國汽車行業逐步由成長期步入成熟期,此階段行業體現出三大特征:行業增速放緩、保有量提升、廠商產能過剩。汽車行業兼備周期與成長雙重屬性,行業增量紅利消失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汽車行業結構性機會猶存:成長屬性方面,深度挖掘由智能化、電動化、輕量化以及后市場帶來行業革新機會,周期屬性方面,仔細甄別部分子版塊周期性輪動與復蘇帶來的機會;短期而言,增量紅利消失使得行業分化顯現(車型、國別品牌、廠商分化),未來隨著銷量增速進一步放緩,龍頭份額將進一步提升,缺乏品牌效應和規模優勢的中小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將漸遭淘汰,強者恒強格局日益凸顯。疊加政策大環境支持,2018 年分化是主旋律,短期結構性機會猶存,把握智能化和新能源兩條主線。
中國前十大廠商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現象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4-2016 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及同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行業生命周期理論(Industry Life Cycle)。行業的生命周期指行業從出現到完全退出社會經濟活動所經歷的時間,主要包括四個發展階段: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與衰退期。在成熟期之前,幾乎所有行業都具有類似 S 形的生長曲線,而進入成熟期后,行業需求平緩出現下降,產品品種及競爭者數目減少。我們選取 中國、美國、日本三大典型汽車工業發展案例進行分析,發現中美日三國汽車工業分別處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我們認為當前的中國汽車工業處于成長到成熟的轉折階段,產銷增速有所下滑但仍然為正;美國汽車工業處于成熟階段,需求趨于飽和,產銷增速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大,汽車消費呈現出顯著的周期性特征;日本汽車工業處于衰退階段,需求萎縮,銷量日益下滑。考慮到中美人口(需求端)有相似的增長特征,我們認為美國汽車工業從成長期到成熟期的變遷具備較好的指示與借鑒意義。
行業發展生命周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汽車工業當前處于成熟期:剔除掉幾次石油危機和經濟危機的擾動后我們發現,美國汽車工業從 1900 年誕生至今分別經歷了行業幼稚期(誕生-1960),成長期(1960-1990)以及成熟期(1990 年至今)。
從 1931-2016 年美國汽車年銷量看汽車行業生命周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汽車行業從誕生至今大致經歷了兩波大規模的并購重組。
第一波大規模的并購重組發生在幼稚期,主要是以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為首的汽車集團對美國其他汽車品牌的兼并整合,結果是形成了三大汽車巨頭:1908 年通用收購了成立于 1887 年的奧爾茲莫比汽車公司。1909 年,通用收購了凱迪拉克汽車公司。1922 年福特收購了成立于 1917 年的豪華車公司林肯汽車公司。1928 年克萊斯勒收購了道奇汽車公司,獲得道奇品牌。1929 年,通用收購德國歐寶汽車公司80%股權,1931 年收購剩余 20%股權。
第二波大規模的并購重組發生在成長期末期(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主要是 20世紀 70 年代,在石油危機日益嚴重、美國經濟進入長期滯漲狀態的背景下,節油型的日系、韓系侵占美國市場,美國三巨頭再度面臨激烈競爭。1980 年,福特收購美國汽車公司,獲得吉普品牌;1989 年,福特收購英國豪華車公司捷豹汽車公司,1990 年通用收購瑞典薩博汽車公司 50%股權,2000 年收購剩余 50%股權;2000年,福特收購路虎汽車公司,這成為美國國內自主廠商的自 20 年代以來的第二波大規模的并購。
日本汽車工業自 90 年代初進入衰退期:由于人口增長放緩,所以雖然日本汽車工業起步階段略晚于美國,但發展至今日本卻基本反映了行業全生命周期,從 1970年至今分別經歷了行業幼稚期(1970-1984),成長期(1984-1990),成熟期(1990-1993),衰退期(1993 年至今)。
1970-2015 年日本新車注冊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0-2016 年中國汽車年銷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中國汽車工業當前從成長期邁入成熟期:我們整理 2000-2016 年中國汽車銷量后發現,2000-2010 十年間,中國汽車工業基本維持兩位數的高增長趨勢,年銷量從 200萬增長至 2000 萬水平。2010 年之后,中國汽車產能出現過剩,同時保有量增長至上百輛/千人,汽車產銷增速開始回落,中國汽車工業進入個位數增長期,2016 年由于購置稅減半政策中國汽車銷量增速重回兩位數增長,但我們認為,剔除政策性因素影響,中國汽車銷量已經進入個位數增長的常態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中國這一階段大致對應美國 90 年代和日本80 年代的汽車工業。參考美國這一階段的自主廠商表現 (龍頭發生并購), 我們認為中國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將進入自主品牌激烈競爭的分化時期,國內整車龍頭依靠技術優勢、強大的降價能力和廣泛的市場基礎將呈現強者恒強,處于競爭劣勢的中小整車企業逐漸退出市場或被龍頭整車吞并,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受益。
2017 年汽車行業回顧與 2018 年展望
回顧:17 年 年 1-10 月汽車消費低迷。2017 年 1-10 月,汽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295.68 萬輛和 2292.7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4.27%和 4.13%。相比去年而言,2017 年汽車工業增速顯著回落,主要受購置稅減半政策退坡影響,2017 年消費熱情不高(尤其是 1.6L 及以下車型銷量增速下滑明顯),2017 年全年增速預期在 4%左右,銷量或達 2900 輛。
2017 年全年預計增速 4%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 、2017 年月度銷量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展望:2018 年預計銷量增速0-3%。2018 年,在消費提前釋放和 2017 年的高基數背景下,銷量增速或將持續放緩,但整體仍然維持正增長預期。我們預計 2018 年銷量增長區間在【0%,3%】,具體增速預期取決于購置稅政策的走向,若明年仍然維持 7.5%的購置稅,2018 年預期銷量增速接近 3%;若明年購置稅回升至 10%,2018 年預期銷量增速接近 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