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工控行業發展趨勢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8/7/17 11:21:4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的工業自動化市場之前主要由投資驅動的項目型市場拉動,因此從 2012 年開始行業進入長 達接近 4 年的下探期,從 2016 年 10 月份開始,行業增速開始由負轉正,2017 年上半年行業增 速接近 10%。值得注意的是 OEM 市場我國的工業自動化市場之前主要由投資驅動的項目型市場拉動,因此從 2012 年開始行業進入長 達接近 4 年的下探期,從 2016 年 10 月份開始,行業增速開始由負轉正,2017 年上半年行業增 速接近 10%。值得注意的是 OEM 市場表現明顯優于項目型市場,OEM 的增速在 15%左右,市場規模已經接近于項目型市場,對整體市場增速貢獻明顯增加。這一輪復蘇,我們認為主要有兩 個原因:1)經濟好轉,行業下游補庫存,開工率提升,增加自動化設備需求。盈利好轉后,進 一步增加自動化的投入;2)產業升級、機器代人。人工成本提升,加工復雜程度和精度提升都 增加了自動化改造的必要性。產業升級已經真正的從人力成本敏感的行業開始。因此就出現了 OEM 增速高于項目型增速。OEM 市場中截止三季度,紡織和包裝行業的增速居前,接近 20%, 也對此有所佐證。
我國工業自動化經歷了 4 個階段,未來將進入中速發展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下游來看,目前工業增加值還維持高位,通用和專用設備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也在 10%以上, 仍然維持高景氣度,。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初開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里面增加的最大的是設備工具的購置,以及改建。說明這一輪的 復蘇不再重復之前的擴產,新建廠房,而是以較少的投資來提升產出,提高生產效率。
工業增加值增速維持高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通用制造業、專用制造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維持高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工具購置增加較多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固定資產改建累計增速明顯改善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成本的上升。中國制造過去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紅 利帶來的低廉勞動力成本。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社會物價總水平的持續上漲以及個人意識的增 強,新生代產業工人的工資要求不斷提高,我國制造業原有的低成本優勢正被削弱。據國家統計 局數據,制造業城鎮員工年平均工資從 2006 年的 18,225 元增加至 2016 年的 59470 元, CAGR 達到 13%。
我國統計局的統計結果表明,當前我國 15-64 歲適齡勞動力人口正逐年下降,0-14 歲青少年人口 也呈現總體下降的趨勢,在出生率沒有出現明顯改善之前,適齡勞動力人口的比例將會持續縮小。 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用工荒問題在現有生產模式下將會長期存在,通過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可以解 決年輕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自動化產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大幅減少人工成本,還能提高生產效率, 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品質。
制造業人工工資持續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機器人密度低,OEM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低,機器代人提升空間大。為克服人工成本持續上 漲的影響,作為國外自動化行業演進的典型象征,目前發達國家正大量使用工業機器人提高生產 效率、降低勞動力成本。據統計, 2015 年世界工業機器人密度(即 每萬名制造業工人擁有的機器人數)平均值為 69,前三名的韓國為 531、新加坡為 398、日本 為 305。雖然我國仍有一定的勞動力優勢,但“機器人總動員”已經成為制造業發展的趨勢。目 前我國機器人密度僅為 49,遠低于主要工業化國家。
我國機器人密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關鍵工序數控化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工業自動化市場本土化持續推進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2-2016 年主要自動化產品本土品牌份額變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