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電力裝備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8/8/7 13:31: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電力投資總體有望維持較平穩發展趨勢電力消費階段性有所恢復: 2012 年以來全國用電量增速下降到了 10%以下,其中 2015年增速不足 1%,為 30 年以來新低。去年由于氣候變化加上基數影響,增速恢復到了5%,2017年前三季度,宏1、電力投資總體有望維持較平穩發展趨勢
電力消費階段性有所恢復: 2012 年以來全國用電量增速下降到了 10%以下,其中 2015年增速不足 1%,為 30 年以來新低。去年由于氣候變化加上基數影響,增速恢復到了5%,2017年前三季度,宏觀經濟整體表現穩中向好;尤其工業產能利用率持續回升,用電情況回暖;消費服務仍舊保持了較高增速,并且新模式、新場景仍在涌現;加之2017年三季度氣溫異常,顯著拉動了用電量增長,預計 2017 全年電力消費同比增長約 6.5%,整體處于較平穩的恢復增長狀態。電力消費結構持續轉變,第三產業、居民用電的占比仍在小幅提升,新能源汽車、煤改電等新的消費快速增長,過去高耗能重工業拉動的高負荷在持續下降,中期來看,電力消費結構的轉變仍將持續,盡管增速可能交平緩,但考慮到極大的基數,行業新增消費仍舊可觀。傳統電力資產總體利用率維持低位。從平均發電利用小時數來看, 2016 年已經下降至3800 小時以內,火電去年全年利用小時數不到 4200 小時,預計2017年利用情況可能與去年持平。近兩年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增長迅速, 16 年新增 3459 萬千瓦時,此外核電較為平穩,水電、風電新增裝機有一定下滑。輸電、配電資產的利潤率指標不夠直接,但從高壓線路負荷情況來看(包括特高壓線路),總體利用率也處于較低水平。傳統領域新增投資難以大幅增長,但仍有望總體保持平穩。電力裝備是為社會需求服務,考慮到目前負荷的增量有限,同時存量資產利用率偏低,傳統設備投資的黃金期已經度過,在此背景下的重復低效投資是不可持續的。由于國內電力投資是建立在“成本加成”的基礎上,依靠電價、用電量和管制模式,投資成本可以轉嫁給消費者,因此一直以來,存在著較高密度的投資,同時也有超前投資的狀況出現。目前管制模式大概率不會出現巨大變化,電價也處于較低水平,預計未來用電量有望保持低速溫和增長,因此,電力投資的總體規模, 盡管難有大的增長,也有能力保持在當前的水平上。
電力消費增速統計(%)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力消費構成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增裝機情況(萬千瓦)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發電利用小時數情況(小時)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行業投資模式演變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十二五”中國電力行業投資資金來源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配電自動化細分領域未來可能超預期
配網領域仍具有結構性機會。 2015 年發改委和能源局就已經提出“十三五”期間要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提高供電質量, 2015-2020 年,配網投資累計將不低于 2 萬億。目前城鄉配電網的自動化監控、智能應用;農網建設;以及新能源并網等場景的增加,都將持續拉動配網投資。主站、終端集中招標量大幅增長并創新高:自 2015 年政策文件明確規定后,配網自動化迅速發展, 2016 年國家電網配電自動化主站招標 16 個站,較 2015 年大幅增長, 2017年截至 11 月中旬的統計數據,主站、終端招標已較 2016 年實現了翻倍,主站達 36 個,終端超 7 萬個,不僅增速極高,也創下了 5 年以來新高。2017年各省網的配電終端招標, DTU、 FTU、 TTU 均創新高,并且之前配電終端招標較為集中,但是2017年的增長并非僅集中于部分省市公司,從國網招標情況來看,增長更為分散,增長點明顯增多,僅2017年國網的招標量, FTU 和總計的終端招標量接近了過去兩年的總和。
配電自動化常用模式
模式主要設備功能應用場合簡易型重合器、分段器/斷路器、故障指示器故障自隔離與指示農網等單輻射電網接線簡單或無通信條件的城網實用型環網柜、柱上開關,實現兩遙的終端,部分簡易型模型的設備故障自動處理、實時監視較大規模的配網標準型環網柜、柱上開關, DSCADA、FTU/DTU故障自動處理、識別與恢復供電,實時監控多電源、多分段、結構較復雜的城網集成型環網柜、柱上開關, DSCADA、FTU/DTU、總線/數據平臺、高級應用系統綜合應用信息化程度高電網復雜大中型城市電網智能型環網柜、柱上開關, DSCADA、FTU/DTU、總線/數據平臺、高級應用系統兼容微網、新能源、儲能應用智能復雜應用大型城市有特殊應用需求的復雜電網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網配電自動化集中招標情況統計(個)
主站DTUFTUTTU終端合計故障指示20142319,97915,030-35,009-2015314,84115,059-29,900-20161613,57620,412-33,988-20173626,50145,41012272,033741,254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網集中招標招投標政策分析
招投標層級招投標頻次評分政策主站終端故障指示器國網網省接近最低價2014國網集中國網集中省公司集中招標一年 1 次協議庫存一 年 2-3 次接近最低價中標2015國網集中國網集中省公司集中招標一年 1 次協議庫存一 年 2-3 次接近最低價中標2016國網集中國網集中省公司集中招標一年 2 次協議庫存一 年 2-3 次次低價中標2017國網集中國網集中國網、省公司集中招標一年 2 次或更多協議庫存一年 2-3 次-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大規模主站建設向更多省份擴散: 2014 年前后,配電自動化主站迎來了第二次較大規模的投入,具體是集中在北京、江蘇、山東等省份, 2016 年,更多省份開始投入和建設,如西藏、山西等,2017年大規模的建設擴散向了更多省份,遼寧、江西、湖北、河南主站建設都超過 5 個站。配電終端以更大規模向全國擴散: 2014-2016 年,江蘇、山東、北京三大市場合計占比分別達到 74%、 69%、 61%。但去年開始,新增招標省份增多,2017年的兩批省網招標中,浙江、湖北、安徽、江西單省份的招標數量都超過 5000 個,浙江省甚至高達 20000個以上,遼寧省去年招標僅 4 個,2017年猛增至 8000 以上,配電終端正以更高的增速向全國市場擴散。
電力改革在售電側推進,電網公司角色或逐步轉變: 能源供給結構以及系統形態的轉變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近期發改委、能源局、國網也分別發布了相應文件,其中《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提出分布式項目可在試點區域展開“隔墻售電”;《國家電網公司關于在各省公司開展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意見》明確各省網公司應將綜合能源服務作為主營業務,逐步實現從電能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的轉變。新能源并網或為配電設備供應商帶來新的增長點。如果售電側的改革能順利推進,新能源的接入將給配網設備帶來新的增長點。但新能源大范圍的并網對電網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會形成一定沖擊,相應對配網設備企業的技術及平臺能力都將提出更高要求,包括:直流、柔直技術在配網中的應用、使用大功率 IGBT 以提高可靠性和可控性、搭建源網荷實時監控和交互平臺等以及中長期以冷熱電三聯供建設集成供能系統。上述每個環節都需要平臺型的設備企業提供配套支持。競爭門檻持續提升,一二次融合企業具有更大競爭優勢。 不論從配電設備的運行、運維還是效率角度,還是新能源并網可能帶來的增量市場來看,行業對技術、平臺的要求都在提升。國網在 2016 年已發布《配電設備一二次融合技術方案》,目前來看,一二次的融合不僅是對企業規范化的要求,也是開展市場化新業務的需求。國內傳統電力裝備市場經歷了過去幾年較激烈的競爭后,已經進入了大鱷競爭時代,如果一二次融合能夠實現,國內裝備行業的門檻還會持續提升,行業競爭要求具備更強軟實力、平臺化、系統化的公司,裝備行業的競爭格局可能發生較大變化。
3、 節能與服務業務可能較快發展
從更大的背景來看,節能業務也符合電網對自身角色轉變的要求,電網經營的原本是管制性業務,電費是重要盈利來源,但目前下游需求以及國內新增售電量的挖掘已經面臨一定瓶頸,電網向競爭性業務以及公共服務供應商轉變也是符合其中期發展要求的。節能服務需要較強勁的資產實力支持。 節能業務目前主要通過 EMC 模式展開,通過能效管理系統以及區域綜合治理,提高供電質量,降低配網損耗,因此對服務供應商而言,如果能在更廣的范圍內提供全面的服務,可以最大程度享受市場發展的紅利。相應的對企業經營能力以及資產實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配網節能、 配網租賃在內等新模式,大概率是具有資產負債表支撐能力的大型企業主導: 無論配網租賃還是配網 PPP,要求參與者特別是租賃公司、 PPP 公司代替最終甲方先行進行墊資或投入,這些模式本身就要求參與企業有很強的資產負債表支撐能力。配電網本身資產很重,而由于電網業務的特殊性,即使是連接用戶終端的配電網,也多數是成網絡運行的, 這也是電網自然壟斷特性體現。這些特點也決定了各個配電網主體,最后都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只有達到一定體量和規模,才有經濟性;并且配網內的資產又很難獨立的核算成本和運營。因此,配網 PPP 等模式下,必然導致單個項目的體量比較大。未來能持續參與在租賃、PPP 模式中做大的,應該多數是具有很強的資產負債表的大企業。
電網租賃情況進展
時間地區內容模式2012 年江蘇、天津、湖北施工裝備租賃安裝、建設公司購置裝備后對內 外進行租賃2015 年江蘇、浙江、福建配電網設備租賃電網公司通過議標尋找裝備合作 方,租賃對方的裝備或系統2015 年江蘇與電能替代相關的用電設施租賃電力公司、用戶與裝備企業三方合作2016 年福建電網設備租賃采用設備租賃模式進行電網建設2016 年浙江電力設備租賃電力公司與直屬單位旗下的裝備公司合作2017 年福建光伏發電設備租賃出租、承租雙方進行融資租賃2017 年天津電網設備租賃采用設備租賃模式進行電網建設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 特高壓直流具有國際競爭力,海外市場或有較大增量
國內特/超高壓直流快速發展中,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從葛南直流開始,中國直流產業經過了幾十年的模式和發展,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存在直流輸電體系。在快速發展中,也培育了有很強的競爭力的產業公司。目前不僅實現了超高壓直流的國產化,也較自主的研發了特高壓直流并實現了產業化;當前,我國在柔性直流輸電領域也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國內優秀企業具備與國際巨頭競爭的實力:我國近幾年已成功實施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項目,其中二期主要由中國企業 EPC 和提供裝備。 2017 年,中國 EPC 的巴基斯坦直流啟動,土耳其背靠背直流以及英國設德蘭柔直項目國內項目都參與其中,國內企業在與西門子、 ABB 的競爭中,均實現了關鍵設備的中標。直流/柔直可以受益于全球產業化發展。超/特高壓直流的經濟性在全球都得到了較高的認同,目前來看,國網已有“八交八直”特高壓工程建成投運,“兩交三直” 正在建設期, 2017年新增一條特高壓交流核準(預計年底國內還有直流項目核準)。但全球來看,跨區域洲際輸電等項目可能逐步展開。 合計特高壓線路已超過 3.2 萬千米, 換流容量達到 3.3 億千伏安(千瓦),顯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幾年,國內電力裝備成功實施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項目,其中二期主要由中國企業EPC 和提供裝備; 2017 年,中國企業先后拿下巴基斯坦直流輸電項目、土耳其凡城背靠背直流項目、英國設德蘭柔性直流輸電項目。后續,中國進行較早前期工作的東非直流、埃及直流有望逐步啟動。全球水電送出、長距離大容量輸電,未來大部分將采用超/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中國直流產業具備長期輸出能力。
特高壓直流核準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幾年中國承接海外直流項目
國家項目電壓等級或時間總包巴西美麗山水電送出一/二期±800二期 2015 年開始中電裝備巴基斯坦默蒂亞里-拉合爾直流±660 千伏2017 年開工中電裝備土耳其凡城背靠背(與伊朗)600 兆瓦2017 年將啟動中電裝備東非地區埃塞俄比亞-肯尼亞±500 千伏即將啟動中電裝備英國設德蘭柔性直流-2017 年開始-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柔性直流有望接力特高壓直流:柔性直流具有一系列優異的技術性能,特別適合風電場接入等問題,目前受造價高、輸送容量有限(半導體功率器件功率不足)等限制,還在商業化應用的前期。 目前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都成功建成了 3 端、 5 端等多端柔性直流試驗項目,并已試驗了±400kV 的柔性直流項目,預計±500kV 柔性直流項目也將很快投運,柔性直流開始快速商業化。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電力消費持續有新增市場。與發達國家相比,包括我國在內的很多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人家裝機、人均用電量都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東南亞、南亞各國,這一區域人口接近 20 億,除新加坡、文萊外,人均用電量基本都在 2kkwh/人以下,電力行業從投資建設到消費的各幻覺都有較大的潛力。國內裝備制造企業具有比較優勢, 我國電力體系長期以來形成了系統化的分工, 保護、自動化、電網控制等產品及服務水平已經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企業已經具有較強的總包實力,與國際巨頭相比,系統定制化能力以及性價比更優,裝備產能具有輸出實力。中國裝備企業正在從設備供應商向解決方案轉型,海外市場的增量是高壓裝備企業實現增長的重要來源。 由于傳統裝備制造的產能和國內的需求已經出現了一定不匹配,而企業又往往資產較重,過去幾十年國內的高速發展中,電力尤其高壓電力裝備企業提供了基礎設施的支持,并且經受住了國內高負荷和較復雜環境的考驗,如果企業的制造與總包能力可以持續實現海外市場的輸出,電力裝備企業依舊具有持續發展的空間。
2011-2035 年世界電力投資及用電預測
投資需求(十億美元)用電量(TWh)用電量增長(%)-發電輸電配電1990200920351990-20092009-2035北美173740286932554477594037.532.7歐洲19781797372321308840283330.4亞洲375185024171049479613876357.2189.3中國2037623130855932639070483.7178印度9981115212126322465198.1290東南亞/南亞7161165882789012341224.1159.8中東351591721906001393215.8132.2非洲360781992635321084102.3103.8拉丁美洲40593220404816143010275.2巴西2126313021140875093.483.8全球合計66501839525210084172173172270.784.2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行業歷史PEBand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新能源行業歷史PBBand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