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全球床墊品牌成長史,看國內床墊龍頭的選擇
2020/9/11 18:20:50 來源:經濟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人類很早就在“如何睡得更舒服”這件事上投入大量精力。人類對睡眠質量的追求,亦是一部悠久的床墊發展史。人類很早就在“如何睡得更舒服”這件事上投入大量精力。人類對睡眠質量的追求,亦是一部悠久的床墊發展史。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人類學會用木材造床,同時在床面上鋪設厚厚的床墊。公元2000年前,人們開始把干草、羽毛、羊毛等填充進奢華臥具內。16、17世紀,人們將稻草和絨毛填充在用繩子編成的網格中,并覆有面料。18世紀后期,鑄鐵床和棉花床墊相繼出現。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期,彈簧床墊開始風靡全球。
如今,床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而中國,經過短短三十多年的發展,不僅成為全球床墊的主要生產國,也一躍成為全球最大床墊消費市場,在全球床墊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對于以喜臨門為代表的中國床墊品牌而言,他們的全球化之路才剛剛開始。
全球床墊市場的美國色彩
從市場角度看,床墊是一門長期穩定的“剛需”生意。當前,全球床墊市場規模還處在持續擴大階段,未來市場空間足夠廣闊。Grandviewresearch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床墊市場規模達到275億美元,并將以6.7%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擴大,預計2025年將達433億美元。
在全球床墊市場,美國品牌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作為現代床墊的發源地,也是全球床墊產業最為發達的地區,美國床墊品牌率先走上全球化道路,也最早享受到全球市場帶來的紅利。如今,席夢思、舒達、泰普爾、絲漣等熱銷全球的床墊品牌均來自美國。
先在美國成為TOP級的床墊品牌,然后展開國際化業務,是大部分美國床墊品牌的主要擴張路徑。像成立于1870年的席夢思,1891年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床墊制造商,1957年開始擴大國際業務,并且國際業務部成為了增長最快且最賺錢的部門。
全球床墊市場的品牌之爭,基本上也等同于美國床墊品牌之間的較量。目前,美國床墊市場已經形成高度集中在頭部床墊品牌的特點,寡頭效應十分明顯。根據Furniture Today《全美床墊制造商排行榜》顯示,2019年TOP20榜單的床墊制造商出貨量占總體市場出貨量的94.6%,而其中3S品牌(舒達、席夢思和絲漣3個品牌)就占到了47.7%。
國內床墊品牌作為后來者,近些年來紛紛加速國際市場布局。喜臨門、夢百合、曲美家居等品牌通過在海外建設投產基地、收購海外企業等方式進行全球化運營。以國內床墊龍頭喜臨門為例,已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7大生產基地,并構建起線上線下全覆蓋的銷售網絡。但從品牌影響力來看,國內品牌與國際大牌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從國際大牌成長歷程取經
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市場格局重新洗牌時有發生,這也給“后浪”入局競爭帶來了希望和動力。而從前輩身上學習經驗,是許多“后浪”趕超“前浪”的選擇。
回望席夢思、舒達、絲漣、泰普爾這四大公司的成長之路,能讓國內床墊品牌更加確認,什么才是支撐企業走向全球化市場進行搏殺的根本。
二十世紀前半葉,席夢思憑借彈簧床墊叱咤風云,一時風頭無二,并在50年代成功躋身世界500強。進入70年代,席夢思改革失敗,業績大幅度下滑。此時,比席夢思成立晚的絲漣,靠著高性能彈簧床墊“美姿”品牌,開始逐步超過席夢思,于1976年成為行業第一。陷入低谷期的席夢思,最終在2010年被小自己60歲的“后浪”舒達收購。不過,絲漣也步了席夢思的后塵,因為經營不善,在金融危機之后陷入財務困境,連續霸占四十年的行業第一位置在2012年拱手讓給舒達,絲漣也在2013年被“后浪”泰普爾收購。此后,全球床墊行業形成了席夢思、舒達和絲漣、泰普爾兩大陣營、四大品牌的格局。
整個競爭過程中,我們看到床墊產品的研發創新、渠道的多元化、精準投放是他們賴以成名的主要武器。但是,隨著床墊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龍頭企業的規模和資金實力都達到相當的程度,各家品牌的渠道和投放也將逐步趨于完善,產品的技術革新就成為品牌持續勝出的關鍵。
像收購席夢思的舒達,不僅是靠精準的電視廣告營銷起家,自身還推出過“妙而扣連續彈簧系”,擁有“舒柔絎縫層”、邊緣加固系統等核心技術。并購完成后,舒達做的最正確的事情就是兩大品牌技術和渠道共享。收購絲漣的泰普爾十分重視研發,持續推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型床墊。
領先的技術研發創新能力,是國際床墊品牌構建競爭壁壘的關鍵,也是國內床墊品牌想要立足全球市場的不二法寶。誰能在技術研發創新方面領先行業,誰就有可能晉級全球床墊品牌俱樂部。但是,面對技術創新能力強大、歷史悠久的國際大牌,國內品牌如何在國際市場殺出重圍?答案是降維打擊。
前沿技術布局全球化之路
“降維打擊”,最早出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之中,指攻擊目標本身所處的空間維度使其降低,讓目標無法在低維度空間中生存從而毀滅目標。在床墊技術研發創新方面降維打擊,則是指避開已經十分成熟的技術方向,轉而攻克代表未來方向的技術難題。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床墊類型主要為彈簧床墊、棕櫚床墊、乳膠床墊和記憶棉床墊,但智能床墊是未來發展大趨勢,亦是品牌進行“降維打擊”的主要著力點。國內眾多床墊品牌已經在智能床墊領域深耕多年,喜臨門則是其中的翹楚,也因此擁有了躋身國際大牌的資本。
喜臨門自成立以來,在技術研發創新方面大力投入,碩果累累。1996年喜臨門便研制出國內首張超聲波袋裝彈簧床墊;2014年喜臨門發布“智能床墊健康睡眠系統”,能幫助用戶積累健康大數據;2019年喜臨門推出全球首個智能科學睡眠系統“睡眠艙”,提出一體化睡眠解決方案;2020年9月6日,喜臨門推出新型智能床墊Smart1,其內在的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將讀懂用戶對于床墊的需求。
Smart 1智能床墊
與其他類型床墊相比,喜臨門Smart1在用料上避開了傳統天然橡膠和棉布,采用的是環保TPU復合材料,質感柔和,對皮膚更友好。
除了用料,智能化是喜臨門Smart1最大的亮點。喜臨門Smart1搭載了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可實時追蹤人體呼吸、心率、體動、身體壓力等信號,精確識別睡姿變化,并根據人體性別、身高、體重等信息與喜臨門2.6萬個人體大數據庫學習匹配結果,通過空氣彈簧實現對人體曲線的自適應調節和精準承托,從而大幅減少人們在睡眠中的翻身次數,延長人們的深度睡眠時間,提升人們的睡眠質量。
雙傳感睡姿識別技術、大數據人床匹配算法分析、空氣彈簧材料工藝及電機調整技術、睡姿智適應調整技術……喜臨門在智能睡眠領域沉淀的技術成果,在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上得到了充分展示,也造就了擁有107項自主專利知識產權,其中8項國際發明專利,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同時也是中國專利最多的床墊單品。
喜臨門總裁 楊剛
喜臨門除了在技術層面進行“降維打擊”,還通過構建智能睡眠生態增強自身競爭力。在Smart1和Smart Wave護脊深睡系統推出的同時,喜臨門還與國內知名連鎖酒店品牌華住集團、全球化AI+loT平臺涂鴉智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喜臨門智能床墊將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環,與其他智能家居產品進行數據聯動,打造不受地域限制、空間限制的智能睡眠生態,為喜臨門的國際化之路打下基礎。
正如華為公司近日推出的鴻蒙2.0,與原有的EMUI11和HMS Core5.0共同組成華為軟件生態的“三板斧”,構建品牌自主技術護城河,在移動端產業的下一個十年,占據一席之地。喜臨門也意欲依托自身在智能床墊上的領先優勢,借助萬物互聯的東風,構建喜臨門智能睡眠生態,向全球化品牌進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