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鎳價短期震蕩格局延續 中期靜待反彈契機
2025/8/28 15:10:59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7月以來,鎳價整體呈區間波動格局。受國內即將推出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重點行業穩增長政策的影響,鎳價在7月下旬快速沖高,一度觸及125370元/噸的階段性高點。但隨著7月以來,鎳價整體呈區間波動格局。受國內即將推出新一輪鋼鐵、有色金屬、石化等重點行業穩增長政策的影響,鎳價在7月下旬快速沖高,一度觸及125370元/噸的階段性高點。但隨著利好因素逐漸被市場消化,鎳價再度回歸震蕩通道。進入8月,多空因素交織,不銹鋼排產回升對鎳生鐵價格形成支撐,但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及其引發的多國反制措施,為全球汽車產銷帶來不確定性,進而拖累鎳需求。
供給寬松區域分化明顯
1—5月,全球鎳礦產量達164.63萬噸,其中,5月單月產量34.62萬噸;1—5月,全球精煉鎳產量160.68萬噸,其中,5月單月產量為32.13萬噸,總體供給保持寬松態勢。印尼雖將鎳礦生產配額從2.985億濕噸上調至3.64億濕噸,但因受DMO內貿義務、生物柴油政策調整(擬B40提至B50)、新增外匯留存、全球最低稅及擬新稅項等多重因素制約,近兩個月已有約28條RKEF生產線停產,冶煉運營普遍承壓,上半年實際產量僅1.2億濕噸,遠低于配額,礦價持穩略漲。菲律賓則因天氣好轉、發運量保持高位,供應充裕致礦價承壓下行。中國7月鎳礦進口量處于近5年高位水平,由于當前處于消費淡季,港口鎳精礦庫存已連續累積4個月,8月15日,14港菲鎳礦庫存報1068萬濕噸,處于近5年中位水平,表明國內鎳礦供應總體充裕。
不銹鋼淡季筑底排產回升帶動有限
當前,印尼與中國不銹鋼行業均處傳統消費淡季,需求疲軟。200系與400系熱軋和冷軋不銹鋼售價已跌破成本線,僅300系部分型號仍維持微利。行業整體盈利困難,倒逼企業減產。國內不銹鋼粗鋼產量已連續4個月下滑,7月產量較2月高點減少30萬噸,熱軋產量回落至207.7萬噸,同比略降0.8%。
行業壓力向上游傳導,國內鎳生鐵生產已陷入虧損,企業開工率與產量雙跌,至近5年最低。為維持鎳生鐵庫存穩定,企業轉而增加進口。
隨著不銹鋼社會庫存和期貨倉單持續去化,價格逐漸企穩反彈,利潤有所修復。加之近期“反內卷”政策推動落后產能退出,且行業消費淡季臨近尾聲,市場普遍預期8月鋼廠排產將有所回升,帶動鎳生鐵和廢鋼價格小幅上漲。但由于廢鋼貨源偏緊,其經濟性仍不及鎳生鐵。
值得警惕的是,“反內卷”政策在推動不銹鋼價格反彈的同時,也可能導致行業總產量收縮,進而抑制對鎳生鐵的總體需求。
電池與電鍍增長仍存但外部風險積聚
1—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5%,1—6月,全球累計銷量增長32%,顯著拉動了硫酸鎳需求,國內產量穩中有升。
從原料結構來看,雖然高冰鎳生產硫酸鎳利潤最佳,但因產能限制,國內對高冰鎳的需求總體穩定,并未大規模增加進口,仍主要依賴從印尼進口的MHP(氫氧化鎳鈷中間品)作為原料。
但美國加征汽車關稅及多國反制措施,可能會導致全球汽車貿易收縮,電池、電鍍領域的鎳消費增長或將放緩。
合金內需強勁出口高增 但隱憂漸顯
1—7月,我國汽車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2.6%,有力支撐合金鎳消費。受國內需求推動,1—6月,國內精煉鎳產量同比大幅增長41%,創近4年新高。同時,全球前6個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帶動精煉鎳出口需求激增,累計出口9.6萬噸,同比增幅高達120%。
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正在上升。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征25%關稅和多國相應的反制措施,可能會引發全球汽車貿易收縮,進而拖累電池、電鍍及合金領域的鎳消費增長,使中遠期需求側潛在風險增加。
庫存高企壓制價格反彈空間
截至8月20日,LME鎳庫存高達20.9萬噸,同比大幅增長81%;上期所鎳庫存接近2.3萬噸,同比增長24%。兩地庫存均處于近4年以來高位,清晰印證精煉鎳整體供應寬松格局。高庫存持續壓制鎳價的反彈空間和市場情緒,使得任何上行嘗試都難以形成有效趨勢。
震蕩仍是主旋律關注結構性機會
從短期來看,印尼鎳礦配額增加若落地為實際產量,鎳礦價格將有下行壓力。不銹鋼排產回升雖支撐鎳鐵價格,但在政策調控下,總產量受限,需求拉動不宜高估。電池、電鍍及合金行業雖保持增長,但受國際貿易形勢影響,潛在風險正在積累。且交易所鎳庫存居高不下,精煉鎳整體供應寬松,鎳價目前仍缺乏大幅上行驅動。因此,鎳價短期內將繼續以區間震蕩為主,中期則需密切關注宏觀政策變化和需求復蘇信號。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