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企業利潤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民企發展再迎政策支持
2020/10/4 9:36:17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個百分點。 分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4%,降幅比1~7月份收窄3.7個百分點。
分企業來看,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利潤降幅繼續收窄:1~8月國有企業利潤降幅由1~7月的23.5%收窄到17.0%,私營企業利潤降幅也由5.3%收窄為3.3%。不過,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時說:“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穩定恢復態勢進一步鞏固,但要看到,1~8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尚未轉正,應收賬款增速持續上升,同時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盈利持續穩定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
記者注意到,由此企業發展再迎政策支持,尤其是民營企業方面更受市場的關注。9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按照“兩個毫不動搖”支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改革發展。會議指出,要進一步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帶動擴大就業。持續放寬市場準入,加快電網企業剝離裝備制造等競爭性業務,推動油氣基礎設施向各種所有制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企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和客貨站場開發經營。
受訪企業界專家對記者說,這將有助進一步提振我國經濟活躍度。民營企業是我國企業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當前穩增長、穩就業的主要力量。改革深化給民企帶來一些比較好的發展機會,拓寬了民企的市場準入,同時也優化了民企的發展環境。不過,民企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等領域仍需要金融與財稅等政策支持。
民企迎來發展機會
“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復工復產政策的落地實施,民營企業發展狀況明顯好轉。但總體上看,持續發展仍面臨較大壓力,基礎尚不牢固,影響民營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這些困難的克服,有些是民營企業自身的事,有些則需要政策的支持。因此,需要繼續推進改革與出臺措施,以幫助民營企業更好的發展。”對于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民營企業改革發展,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
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和正道集團董事會主席周德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此次國常會提出的民企改革發展有關內容,有助增強民企發展的信心,弘揚企業家精神,助力民企更好地發展。”
在周德文看來,營商環境需要落到實處。因為經濟發展的活力來自市場主體,市場主體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據世界銀行2012年發布的“在更透明的世界里營商”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治理環境使開辦企業需要的時間減少10天,就會使投資率增長0.3個百分點,GDP的增長率增加0.36%。相反,差的營商環境必然影響到社會生產力。因此周德文認為,加快改善營商環境,努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顯得尤為迫切。
不過,知名財經評論員譚浩俊對記者表示:“一方面,民企要做好參與到國企改革當中去,這對于民企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另一方面,民企自身也要進行改革,因為民企也有一些方面不適應目前的發展需要。民企改革主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按照科技發展的目標以及市場化發展的要求,例如家族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革。”
記者采訪獲悉,此次政策利好民企發展,會給民企帶來一些比較好的發展機會。
劉興國告訴記者:“改革深化所帶來的機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拓寬了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與空間;二是優化了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減輕了民營企業發展負擔,從而激發了民營企業發展活力,改善了民營企業財務績效。”
譚浩俊也對記者說,“這幾年國家比較重視民企的發展環境,尤其是自2018年民企座談會召開以來,民企的發展環境獲得了很大的改善,民企的發展速度較此前獲得了很大的提升。雖然今年疫情令民企受到一定影響,但民企的發展勢頭仍比較好,特別表現在進出口領域,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這助力了進出口的發展。”
2018年,我國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大亮點。
中原證券分析師楊震宇也指出,本次國常會多管齊下,將進一步提振我國經濟活躍度、鼓勵民營資本向壟斷行業、基礎技術研發領域進軍,對于油氣服務、電力設備、5G、半導體等行業亦構成結構性利好。
部分領域進入存門檻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支持民企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和客貨站場開發經營。
對此,周德文認為:“鐵路項目等這些領域對民企開放,有望給民企帶來較好的回報,因為這些都是盈利空間比較好的領域。”
因為在業界看來,民企作為民間投資和市場經濟的主體,運營的目標是逐利,能否盈利是民營企業決策投資與否的最根本的依據。
記者注意到,此前國家就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領域。2012年2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等領域。
對于民資目前參與鐵路項目建設的情況,劉興國向記者介紹說:“民資進入鐵路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一些民資參與的鐵路建設項目已經建成或正在順利推進。但總體來說,民資的進入慢于預期,在鐵路領域的占比非常小。”
譚浩俊也對記者表示:“國家近些年一直提倡支持民資參與重要領域、重大工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如鐵路、交通等,并且有關部門也在創造條件讓民資參與。”
不過,譚浩俊同時表示:“民資參與投資以后的項目運營能否讓民資參與,以及如何參與是值得認真思考與研究的問題。”
受訪專家認為,民資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等領域仍面臨一些困難。
劉興國告訴記者:“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有:第一,民間資本的整體實力較弱,難以獨自參與重大鐵路項目建設與運營。對單個民間資本來說,事實上存在有隱形的進入門檻;第二,鐵路項目建設周期長,而且投資回報率低,絕大多數鐵路項目對于民間資本都缺乏投資吸引力,參與興趣不高。”
因而劉興國認為:“這還需要政策的支持:一是需要鼓勵民間資本聯合組建投資基金;二是加強對民間資本重大投資項目的融資支持;三是鼓勵國有資本與民間資本聯合進行投資;四是提供針對性的財稅政策支持。”
轉自:中國經營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