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國糧倉根基牢 中國飯碗端得穩
2020/10/4 9:36:17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糧食產能站穩一點三萬億斤臺階大國糧倉根基牢 中國飯碗端得穩 “瞧,這玉米穗大粒滿,今年豐收手拿把攥(意為很有把握)!”山東省夏津縣雙廟鎮李文莊村種糧大戶王兆國站在田頭我國糧食產能站穩一點三萬億斤臺階
大國糧倉根基牢 中國飯碗端得穩
“瞧,這玉米穗大粒滿,今年豐收手拿把攥(意為很有把握)!”山東省夏津縣雙廟鎮李文莊村種糧大戶王兆國站在田頭,滿懷信心地說:“今年流轉了600多畝地,換了新品種,用上新技術,上一季小麥打了50多萬斤,這季玉米還能再打50萬斤�!�
玉米黃,稻花香,從南到北進入秋糧收獲時節。今年夏糧到手,秋糧豐收在望,又將是一個豐收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笆濉币詠�,重農抓糧,各地各部門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我國糧食產能站穩1.3萬億斤臺階,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70公斤以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生產向優、向綠轉變。
調優結構,成為糧食生產的新選擇。“好糧要好種。今年我選了高產穩產品種‘華麥1168’,小麥畝產突破1000斤�!焙笔∠尻柺袕埣壹偤螎彺宕迕窨敌裾f。在東北黑土地,吉林省永吉縣萬昌鎮施家村種糧大戶張全有自己的盤算:“咱種的萬昌大米,眼瞅著又要收獲了,因為是優質品種,口感好,營養價值高,訂單早就訂滿了。”
綠色生產成為糧食生產的新取向。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七星農場種糧戶張景會說起“種地經”:“打綠色牌,減肥減藥,我種的300畝有機水稻,畝均效益突破1100元�!�
這五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加快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數據最有說服力:我國化肥使用量連續4年負增長,農藥使用量連續5年負增長,三大主糧化肥利用率達到39.2%,農藥利用率達到39.8%,分別比2015年提高了4個和3.2個百分點。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
——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糧食生產基礎不斷夯實。
“今年,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每百斤提高1元,讓咱糧農吃上了定心丸!”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大窩棚村村民霍秘財說。
農民種糧積極性,來自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穩政策,強化制度供給,今年中央加大雙季稻生產支持,下達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補貼、高素質農民培訓補貼。穩面積,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落實15.46億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穩產量,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高產穩產,穩的是生產能力。
五年來,我國穩定完善扶持糧食生產政策舉措,挖掘品種、技術、減災等穩產增產能力。發揮糧食主產區優勢,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健全產糧大縣獎補政策;完善了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強化了農業信貸、保險等支持政策。今年,全國確保谷物面積穩定在14.2億畝以上,口糧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
——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確保糧食任何時候都產得出、供得上。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山東省汶上縣次丘鎮西汶口村村民林凡秀感慨:“縣里搞的高產創建示范方,旱澇保收,俺家的6畝地,糧食產量翻了一倍還多!”
藏糧于地,夯實大國糧倉根基。2019年我國新建高標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確保2020年底累計完成8億畝建設任務,力爭2022年達到10億畝,保障糧食產能在1萬億斤以上。今年,全國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為重點,將完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2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海水稻、雜交稻、再生稻、超級稻,一個個優良品種在大田里成長、收獲。廣東省臺山市海宴鎮南豐村村民龍先清說:“這3000多畝的海水稻收獲了,沒想到灘涂地也能長出糧食!”過去這些地塊上種出來的香蕉,還沒大拇指粗。如今種上了耐鹽堿水稻,這塊稻田總產量超1600噸。
藏糧于技,撐起糧食安全底氣。目前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糧食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6%以上;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提高到95%以上。(記者 高云才 王浩)
轉自:人民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ぜ刮幕黝}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