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胡冰川:電商扶貧的中國經驗可供世界復制
2020/10/29 10:37:16 來源:新浪財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貧困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從1993年開始,聯合國將每年10月17日定為國際滅貧日。在中國的扶貧經驗中,既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動,也有自下而上的民間創舉,電貧困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的問題。從1993年開始,聯合國將每年10月17日定為國際滅貧日。
在中國的扶貧經驗中,既有自上而下的政府行動,也有自下而上的民間創舉,電商扶貧就是其中之一。電商扶貧不僅將現代生產力注入貧困鄉村,同時也更新了落后生產方式和傳統生產關系。
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拼多多也獲頒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這家從農產品起家的平臺,也為減貧提供了電商經驗。
從其平臺模式本身來看,拼多多充分結合中國農業的發展狀況,發揮自身技術和模式優勢,通過開拓性的“農地云拼”體系帶動農產品大規模上行,讓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突破傳統流通模式的限制,在“云端”直連全國大市場。
“農地云拼”體系基于貧困地區小農經濟的生產特點,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術,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將農產品由“產銷對接”升級為“產消對接”,為貧困戶提供長期穩定的訂單。
有借鑒意義的是,這種模式也在推動貧困地區農產品的商品化率提升——原有的傳統批發下的工業化分級和漫長流通體系,升級成為了標準電商件的快速分級。農田的產出以標準件包裹為顆粒度,迅速分撥到全國各小區,形成一條條覆蓋全國的農產品上行超短鏈,讓貧困戶融入大市場,讓邊遠地區的小農獲發展成大產業。
通過新體系的帶動,包括云南雪蓮果、廣西百香果、新疆小紅杏、大涼山的軟籽石榴在內的各類新晉網紅持續脫穎而出,大幅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產業發展,有效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此外,美團也作為互聯網企業代表,也獲頒今年的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美團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借鑒,今年6月,美團繼續升級扶貧舉措“新起點在縣”,面向貧困縣繼續提供20萬個就近就業崗位,并通過數字化在縣、旅游在縣、培訓在縣、公益在縣等方式,多維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顯然,在互聯網+時代,這都是明顯的扶貧創新。
傳統有時候容易陷入保守,保守來源于封閉。人與自然競爭博弈的過程中形成了豐富了社會意識,對于現代社會而言,安貧樂道絕不是進步產物,物質貧困絕不會產生富足的精神。當貧困人口借助電商平臺增加了收入,才對整個農村地區有真正的帶頭作用。
實際上,中國的互聯網企業,也在渠道下沉的過程中實現了迭代更新與商業進化,可以講:中國式扶貧也給社會發展打開了一扇門,而電商帶去的新技術更是為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提供了新思路。
用算法來幫助農產品流通升級,將最先進的技術投入到農業領域,這也是中國式電商減貧的一大創新舉措。通過科技創新,精準挖掘用戶需求、精準靶向配置供應鏈和精準算法匹配,讓每一款來自邊遠地區的農產品,都能夠迅速找到對應的消費群體,推動形成穩定且日益增長的規模化市場。
這些技術更新與商業進化雖然在電商扶貧中具有特定性,但在場景應用上卻具有一般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新的發展機遇。電商扶貧的中國經驗一方面是讓現代的光芒照亮貧困的晦暗,另一方面也是讓全新的生產力獲得極限的檢驗。經此一役,電商扶貧的中國經驗已經凝練形成,可為世界提供可借鑒的有力參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