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5年,中國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健康答卷”
2020/12/1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預期壽命達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讓14億人“病有所醫” 手中拿著醫院結算單,四川省旺蒼縣木門鎮油樹村4組的脫貧戶毛偉,心里的石頭總算落預期壽命達77.3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讓14億人“病有所醫”
手中拿著醫院結算單,四川省旺蒼縣木門鎮油樹村4組的脫貧戶毛偉,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9月以來,毛偉前前后后在縣醫院做了13次透析,3.6萬多元的醫藥費自己只需承擔3000多元。
但在此之前,身患尿毒癥十余年,到2013年底毛偉一共花了60多萬元。巨大的開支讓他因病致貧,更讓他幾乎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
幫助毛偉如釋重負的,是旺蒼縣實施的“7+1”健康扶貧模式,包括建卡貧困人口醫療救助扶貧行動、醫務人員結對幫扶行動等在內的健康扶貧七大行動,還有幫扶貧困戶增收致富的項目。
“是醫療救助政策救了我的命!”這個從前時常愁眉不展的漢子,如今臉上總掛著笑顏。毛偉現在開了家副食店,生意紅紅火火,日子也有了盼頭。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5年,中國交出了一份沉甸甸、高質量的“健康答卷”。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從2015年的76.34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增加了1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8.4%。
這5年,醫療保障網織緊織密——
中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5億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中央財政逐年提高人均補貼標準,居民醫保住院患者實際報銷比例接近60%。農村貧困人口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三重制度精準保障,實現應保盡保。
“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很多國家都在向中國學習。”世界衛生組織前任總干事陳馮富珍盛贊。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惠民利民——
“4.4元的話,‘4’太多,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4.36,行不行?”
2019年12月,一段國家醫保準入談判現場的視頻被爭相轉發。視頻中,企業報價從5.62元一路直降5次到4.4元,談判專家最終將價格砍到全球最低價4.36元。圍繞一顆10毫克藥片的錙銖必較、“靈魂砍價”背后,是一份厚重的民生關懷。
5年來,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強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取消藥品和耗材加成。基本藥物數量由520種增加到685種。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藥品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價藥進醫院的“最后一公里”,將政策紅利引導到臨床端。
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不斷提高——
在山東青島,86歲的王英勤將社區醫院大夫徐雪夢的電話號碼貼在床頭。若老人有個頭疼腦熱,徐雪夢二話不說就來給診病。
“我腿腳不好,出趟門不容易。這幾年全靠夢夢一次次上門治療,認真又負責,我們看病方便多了!”王英勤說。
5年來,中國超8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到達最近醫療點,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超過70%,每萬人全科醫生數從1.38人增長到2.61人,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從5.11張增長到6.3張,醫療服務能力明顯增強。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升——
11月的廈門,白鷺洲公園微風和煦,葉綠草青。67歲的楊舒蘭每天下午都會來這里打一小時太極,風雨無阻。楊舒蘭說,自己全家人都愛運動,兒媳剛續了健身房的私教課,9歲的孫子是鐵桿球迷,愛看球更愛踢球。“如今生活這么好,老百姓也更注重身體健康。我的老姐妹們還在學瑜伽呢,我也不能掉隊!”
5年來,健康中國戰略部署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式印發,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全面啟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明顯提升,從2015年的10.25%提高到2019年19.17%,平均水平翻了一番。(記者 孫亞慧)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