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時7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中歐合作共贏開新局
2021/1/3 9:36: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經7年、35輪,如期完成談判、達成共識,在中歐建交45周年這一特殊年份更顯意義非凡。專家指出,這是中歐2020年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經7年、35輪,如期完成談判、達成共識,在中歐建交45周年這一特殊年份更顯意義非凡。專家指出,這是中歐雙方7年來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深化中歐經貿合作的新開端。中國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未來將更多地參與高標準貿易與投資規則的制定,推動全球化健康持續發展。
聚焦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
“中歐投資協定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著眼于制度型開放,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介紹。
具體來看,平衡主要體現在,一是雙方作出開放承諾的同時十分注重保留必要的監管權;二是雙方既注重促進雙邊投資合作,也強調投資需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高水平主要體現在,雙方致力于促進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達成了高水平的談判成果。協定涉及領域遠遠超越傳統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成果涵蓋市場準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方面內容。
互利共贏主要體現在,雙方都拿出了高水平和互惠的市場準入承諾,所有的規則也都是雙向適用的,將為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的環境,惠及中歐雙方企業乃至全球企業。
此外,協定還包括可持續發展議題。“中方一貫重視可持續發展問題,包括環境保護、勞動者權益保護,踐行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述負責人說,“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納入與經貿有關的環保、勞工議題已成為近年來國際經貿協定的重要特征。基于上述考慮,協定對與投資有關的環境、勞工問題作出專門規定,雙方將促進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處理好吸引投資與保護環境和勞動者權益的關系,并遵守相關國際承諾。”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雙方將開展文本審核、翻譯等工作,力爭推動協定早日簽署。此后,協定將在雙方完成各自內部批準程序后生效。
為中歐雙方帶來新機遇
在當前世界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的背景下,談判如期完成具有非凡意義,對中歐企業是重大利好。
前述負責人表示,協定著眼于制度型開放。“高水平的市場準入承諾將為雙方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高水平的公平競爭規則將為雙邊投資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
市場準入方面,協定采取的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模式。“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務業和非服務業在內的所有行業以負面清單形式作出承諾,實現與《外商投資法》確立的外資負面清單管理體制全面對接。歐方也在協定中對我承諾其較高的市場準入水平。”該負責人說。
此外,針對本身不歧視外資、但對企業設立運營造成重大影響的市場準入限制,雙方還將承諾在大多數經濟領域不對企業數量、產量、營業額、董事高管、當地研發、出口實績、總部設置等實施限制,并允許與投資有關的外匯轉移及人員入境和停居留。
公平競爭規則方面,雙方立足于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就國有企業、補貼透明度、技術轉讓、標準制定、行政執法、金融監管等與企業運營密切相關的議題達成共識。
“在繼RCEP談成后中歐投資協定如期談成,將給陷入困境的世界經濟帶來新的動力,表明中歐兩大經濟體仍在堅持自由貿易方向,尋找相互開放帶來的增長新動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認為,中歐投資協定將會給中歐雙方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和投資機遇,有力促進雙方在投資領域的自由化便利化,并為雙方企業開展合作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從而促進中歐經貿關系邁向更高水平的新階段。
中國對外開放永不止步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如期完成引起多方關注。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方面表示,中歐投資協定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將給予歐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空前機會”。英國廣播公司用“歷史性”和“期待已久”兩個詞形容中歐投資協定,認為協定將使歐洲企業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法新社稱,協定將促進中歐這世界兩大經濟體的關系。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歐盟與中國完成投資協定談判,表明歐盟對全球經濟發展的遠見。歐盟認識到中國經濟發展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機會,與中國的合作是通過更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是對世界經濟增長的一種貢獻。
有報告預測,因疫情影響,2020年世界貿易量將收縮近15%。與之相對,中國與歐盟的雙邊貿易總量卻逆勢增長約2.6%,中國再次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逆勢上升,近來已連續3個月每月開行超過千列。
“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發展動力最足的火車頭。”劉向東說,“中國正在致力于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達成將有助于中歐貿易和投資的逆勢增長,提升中歐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在各自對外經濟中的比重,有力地發揮穩外貿穩外資的支撐作用,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認為,中國與歐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是一次有益嘗試,可以為中國與其他更多國家的經貿談判提供借鑒。“未來,中國對外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將更多地參與高標準貿易與投資規則的制定,同時將積極考慮其他貿易伙伴的訴求,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推動全球化健康持續發展。”崔凡說。(記者 孔德晨)
轉自:人民日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