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星飯團:理智追星 打破“流量至上”的執念
2021/7/8 13:11:57 來源:中國經貿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物質生活逐漸充實、富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開始更加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希望遇見自己想象中的美麗、帥氣、完美的人設。隨著大眾對偶像態度的轉變,偶像也變得多元起來,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偶像就是引領自己前進的燈塔,隨時得到力量。在物質生活逐漸充實、富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開始更加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希望遇見自己想象中的美麗、帥氣、完美的人設。隨著大眾對偶像態度的轉變,偶像也變得多元起來,在年輕人的心目中,偶像就是引領自己前進的燈塔,隨時得到力量。“理智追星”從來不只是一句口號,面對越來越理智的用戶,粉絲社交依然充滿無限可能性。
從瘋狂到理智:讓偶像成為榜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偶像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是一股作用力。只有對他人產生影響,才能稱得上是“偶像”。關于當代偶像的定義,也許應該有全新的解讀。作為一種榜樣力量,我們從中感受到的,應該是清醒不迷失,是沉淀自我和回歸初心。畢竟,偶像從來不是讓我們成為別人,而是要找到自己。
當前偶像文化下的粉絲群體主力仍然是青少年,尚在中學和大學校園里的00后是主力軍,而其中女性占多數。任何年齡段的人,青少年時期都會有崇拜偶像的經歷,只是因為時代大環境的不同,喜歡和崇拜的群體和對象有所差異,這主要取決于當時的社會主流和輿論宣傳方向,在新時代,以粉絲社交為主要業務的APP應時而生,在App Store 上搜索“粉絲社交”,可以看到相關產品。
以第一款產品——超級星飯團為例,從其官微,小編了解到,超級星飯團擁有豐富的獨家明星專訪等UCG內容,下圖是其自制節目《團長超級尬》。
此外,超級星飯團與明星合作互動的關系也更為緊密,2021年伊始,便邀請到唐嫣、薇婭、張云雷等一眾一線明星大咖們為粉絲們送出新年祝福。
用戶通過超級星飯團等APP在有限的休閑時間里,進行“粉絲社交”是他們的主旋律。他們可以心無旁騖的去優雅熱愛,認清自我,不被時代左右,讓追隨的腳步更加堅定有力,這便是偶像多元化的意義,也是超級星飯團這款產品努力的方向,一起攜手為美好、善良又可愛的事物去熱血沸騰,去創造更多優雅,當然,不讓喜歡成為一種瘋狂更是該領域頭部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活動力有限,粉絲社交增長空間無限
相比同類粉絲社交產品,立足高遠的超級星飯團保持了足夠的理性和道德堅守,借助產品轉型,構建出了積極健康的實時社交氛圍,對粉絲群體的情緒有極高地把控力。
通過公開的信息,小編看到了超級星飯團在加強社交屬性上的努力,比如:上線了上文提到的自制明星專訪節目,站內專訪評論區及在微博產生了大量的用戶間討論;給每個明星做了專屬的UGC話題,用戶自發在其idol話題中發帖/評論/點贊;上線了「懂我百分百」明星回答問題活動,用戶在微博大量的曬活動內截圖。
另一方面,超級星飯團還通過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幫助用戶通過“粉絲社群”來獲得社會共識和自我認同,通過分享所粉明星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獲得滿足感和意義感。
正所謂,愛是一種克制而不是放肆,追星行為反映了人們對自我價值的追求以及整個社會價值觀多樣化,這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因為追星的過程包含著較多個人情感和情緒,甚至具有過度狂熱的反映,從這個角度,社會、媒體、社交平臺都應該做出進一步的規范化和引導,使人們的追星行為在表達自我時,表現得更理性。
榜樣的力量 讓公益把愛傳遞
企業的“至善初心”是不斷發展的本源,作為粉絲社交平臺,更應響應國家號召,運用媒體矩陣推廣,以“公益+明星”等多樣化手段,顛覆傳統公益模式,通過明星效應,參與公益,實踐公益,真正的實現明星公益這一內涵,帶動全民公益。
超級星飯團自上線以來,發起并組織過上百場涵蓋兒童關愛、志愿者行動等方面的眾多公益計劃,通過明星的影響力,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為這個美好的世界盡一份綿薄之力,據小編了解到的資訊顯示,2019年超級星飯團合作發起公益活動79場,涉及“愛心1對1”結對幫扶計劃、愛心馬路、敬老院慰問、愛心廚房、折翼天使(特殊兒童)等公益項目,聯合了鄭爽、羅云熙、黎明、炎亞綸、黃景瑜、鄧倫、宋茜、張藝興、朱一龍等百名當紅明星藝人及其粉絲團,數十家知名國內外品牌共同參與,為藝人、粉絲團搭建了一座愛心橋梁。
聚沙成塔,積善成德。多年來,超級星飯團積極扮演公益力量集結者的角色,通過成為“公益樞紐”和“公益智囊”,讓公益在互聯網時代迸發出了空前的力量。
結語
我們和偶像的關系,已經從“仰望”,走向“共生”。未來,粉絲社交或將逐漸發展成集合音樂、影視、綜藝、動漫、網劇等多內容載體在內的泛娛樂市場,盈利模式也會更加豐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以明星為核心,保持理性堅守價值觀的娛樂向產品作為偶像市場產業鏈中衍生層面的一環,也將會有更加多樣的產品形態在互聯網中涌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