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規矩矩做酒 明明白白營銷
2022/5/24 14:10:24 來源:中國質量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6月1日,新修訂的《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業界稱為“新國標”)將正式實施。“新國標”對白酒、調香酒等概念進行重新界定,對品類特點進行清晰化表達,不6月1日,新修訂的《白酒工業術語》《飲料酒術語和分類》兩項國家標準(業界稱為“新國標”)將正式實施。“新國標”對白酒、調香酒等概念進行重新界定,對品類特點進行清晰化表達,不僅規范酒企生產經營行為,也讓消費者看得更明白、喝得更放心。
我國是酒類生產消費大國,白酒消費量全球第一。不過,國內消費者酒喝了不少,但喝到肚里的酒是怎么造出來的,酒里都含有些什么東西,多數人并不清楚。消費者常喝“糊涂酒”,根本原因是白酒原料及工藝標準不統一,酒企生產也各行其是。正是由于市場不規范,導致違規添加塑化劑、甜蜜素等亂象頻現。
按照使用原料和生產工藝劃分,目前市場上的白酒可分為3類: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固態法白酒是指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等糧谷為原料,采用固態糖化發酵、陳釀、勾調而成,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本品固有風格特征的白酒。固態法白酒就是人們常說的“糧食酒”,其制作工藝復雜,耗時久、成本高、口感好,最受市場歡迎。液態法白酒是指以糧谷、薯類、糖蜜等為原料,經液態發酵、蒸餾成食用酒精,再經串香、勾兌、調配而成的白酒。人們常說的“酒精酒”就是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是指以固態法白酒、液態法白酒為基酒,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再添加各種呈香呈味的食品添加劑勾調而成的白酒。這種酒一般是由機械化流水線生產,原料廣泛,出酒率高。固液法白酒多為中低端酒,市場售價較低,但市場銷量最大,占總銷量的六七成。
盡管白酒有這樣的分類,但普通消費者卻并不了解,他們大多只關注口感、價格等直觀因素。消費者在白酒相關知識上的欠缺,讓一些不良酒企看到了“機會”——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口感,不少酒企在制酒過程中使用大量具有增香、增味、增稠作用的食品添加劑,有的低端酒企甚至違規添加工業香精、香料等,埋下食品安全隱患。還有一些酒企在進行營銷宣傳時,故意混淆概念,隨意標注香型,以固液法生產的酒冒充糧食酒忽悠消費者。這種行為不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還涉嫌不正當競爭,嚴重擾亂白酒市場秩序。
“新國標”的實施,目的就在于肅清白酒市場亂象。業內人士指出,“新國標”的最大價值就是厘定了白酒的概念,把“以糧谷為原料”作為白酒的身份標志,向“糧食釀造”這一中國白酒的基礎邏輯回歸,從根本上消除消費者在白酒標準、消費方面的認知誤區。在“新國標”中,白酒指的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麩曲、酶制劑及酵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勾調而成的蒸餾酒”。根據這個定義,之前那些以液態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為基酒,加入食品添加劑勾調而成的酒就不能再叫白酒了。消費者買酒時,如果看到產品配料表里有蔗糖素、甜味素等添加劑,或者有食用酒精,就可以判定它不是白酒。當然,把一些勾調酒“踢出”白酒行列,并不意味著這些酒就不能賣了。“新國標”在明確白酒概念的同時,還給調香白酒取了個新名字——配制酒。也就是說,以后凡是以白酒或食用酒精為基酒,添加食品添加劑調配而成具有白酒風格的酒,都能冠以配制酒進行售賣。
任何行業發展都離不開完善的標準,白酒行業也一樣。白酒“新國標”以“分類明確,促進產品創新”“讓專業的更專業、讓消費者更明白”為目的,對白酒及配制酒品類的工藝、原料特點進行清晰界定,對白酒產品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減少了信息差,增強白酒行業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可以預見,隨著“新國標”實施,白酒行業將逐步告別無序競爭狀態,加速優勝劣汰,進入健康有序發展軌道。(胡立彪)
轉自:中國質量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