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中國公用充電市場18%,能鏈智電入選公共充電服務市場典型案例
2022/7/26 20:52:4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國家政策、用戶需求、資本力量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公共充電服務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據易觀分析預測,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2025年達1020萬輛,市場增長空間廣闊。7月26日,易觀分析發布《中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了產業發展背景、現狀,預判產業發展趨勢,并給出公共充電服務行業發展建議,受到廣泛關注。在典型企業分析部分,報告將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能鏈智電作為代表企業,深入解讀其商業模式、產業價值,展現了第三方充電服務商的獨特價值。
百億級公共充電市場被激活
《報告》指出,公共充電服務是以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為基礎、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為支撐,為電動汽車用戶提供的充電及相關增值服務。它將中國公共充電服務市場劃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2006-2014)、成長期(2015-2018)、爆發期(2019-2025)以及成熟期(2026以后)。當前,中國充電服務市場正處于爆發期。
在國家政策、用戶需求、資本力量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公共充電服務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據易觀分析預測,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500萬輛,2025年達1020萬輛,市場增長空間廣闊。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不斷攀升,電動汽車用戶充電需求將呈幾何式增長。易觀預計,2022年中國公共充電總量將達180.0億度,公共充電服務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百億元,預計2025年達485.1億元。
能鏈智電行業級解決方案價值凸顯
《報告》認為,當前,我國公共充電服務市場存在三大路徑清晰的商業模式:資產型充電運營商主導模式、第三方充電服務商主導模式、車企充電運營商主導模式。其中,第三方充電服務商主導模式是中國公共充電服務的重要創新商業模式之一,此類模式服務商不直接參與充電樁的投資建設,通過自身資源整合能力,將不同品牌充電運營商的充電樁接入第三方充電網絡,實現與各運營商間的互聯互通。同時聚合優質產業生態資源,通過“線上+線下+非電”行業級解決方案,促進充電服務提質增效。
能鏈智電正是這一模式典型代表企業,其以行業“連接器”的角色,整合市場零散的充電樁制造商、運營商、主機廠等各參與方,通過覆蓋新能源全價值鏈的一站式服務,讓產業鏈各方運營更高效。6月13日,能鏈智電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中國充電服務第一股。
個人用戶可以通過能鏈智電的戰略合作伙伴快電使用大多數品牌的充電樁,享受到一站式便捷充電服務,更好滿足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充電樁運營商,則可通過能鏈智電以更低的價格批量采購充電樁、集中購電,降低建設運營成本,還能享受能鏈智電運維團隊的定期維護服務。此外,能鏈智電通過非電服務業務提高場站盈利能力,比如在場站增設共享按摩椅、無人售貨柜等業務,解決運營商盈利難題。
目前,能鏈智電業務已覆蓋全國288個城市、充電樁超29萬臺,其中直流快充樁超22萬,公共快充樁市場占有率79%,年充電量超過12億度,約占中國公用充電量18%。能鏈智電服務充電運營商超800家、充電站超3.3萬個,已經為390家充電站提供非電服務,連接終端用戶約190萬。
第三方充電服務商的迅速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當前充電樁行業還存在諸多痛點。首先,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呈結構性供給不足特點,包括快慢充比例不合理、站樁區域分布不均衡等方面。其次,充電運營商經營主體相對分散,不同運營商充電服務網絡相對獨立,形成“信息孤島”,用戶在線找樁、支付結算、充電信息服務等均受到一定影響。第三,充電樁整體利用率較低,盈利模式仍較為單一,導致運營商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第四,公共充電站普遍存在用戶充電排隊時間長、燃油車占位、充電樁故障率高等問題,充電場站亟需精細化管理提升運營服務效率。
四大建議助力充電樁新基建發展
如今,公共充電服務行業正由前期“粗放化布局”向“精細化運營”轉型。運營商圍繞產品運營、場站運營、用戶運營三方面全面提升運營服務能力,改善運營服務質量,進而提升公共充電網絡運營效率,提高行業整體運營服務水平。
在此形勢下,《報告》就公共充電服務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四點建議。首先,要加強行業保障體系建設,完善政策、技術標準及安全監管體系。其次,要從供給側、運營側、使用側及支持側全方位提升產業鏈協同性,推動行業高質高效發展。第三,通過加大充電服務運營獎補力度、創新商業模式、建立靈活充電價格體系、制定靈活精細化運營策略等方式,促進充電服務市場有序發展,實現充電設施利用率和運營收益雙提升。第四,打造覆蓋電動汽車充電全生命周期的清潔、智能、安全智慧補能服務生態,促進“能源網+充電網+車聯網”三網深度融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