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壓力為動力 鋼鐵行業減污降碳謀出路
2022/9/15 15:10:57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鋼鐵行業是節能減排關注的重點領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了 《中國鋼鐵工業低碳技術路線圖》,明確了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方向。近日,在2022(第十三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鋼鐵行業是節能減排關注的重點領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了 《中國鋼鐵工業低碳技術路線圖》,明確了我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的方向。近日,在2022(第十三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針對我國鋼鐵行業如何實現減污降碳協同發展、高質量完成低碳轉型任務,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提出,鋼鐵行業要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堅定不移推動超低排放改造,高度重視節能降碳,規劃引領低碳轉型,積極謀劃產業協同,充分用好智能管控。
“鋼鐵行業要正確認識低碳轉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復雜性,保持戰略定力、穩扎穩打。”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一級巡視員孫楨表示。
節能減排成果顯著
節能減排是鋼鐵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既是行業綠色發展的核心內涵,也是企業生存基礎、贏得市場競爭、謀劃長遠發展的具體抓手。2010年我國鋼鐵行業無一家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如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根據生態環境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共251家企業、6.81億噸左右粗鋼產能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已經累計有29家企業1.68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22家企業完成部分環節改造。
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認為,近年來我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成果顯著,特別是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主要體現在 “四個促進”:促進行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促進污染治理技術進步、擴大環保產業規模,促進運輸結構調整和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促進鋼鐵產能集中區域空氣質量改善。
鋼鐵不單純是消費品,也是很多行業發展的基礎。我國鋼鐵行業節能減排仍需應對市場形勢嚴峻、污染物排放要求更高、節能降耗進入發展瓶頸期、低碳轉型面臨多重任務目標等諸多挑戰。面臨新形勢新挑戰,我國鋼鐵行業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同心并力,堅定不移繼續做好超低排放改造,努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鋼鐵清潔生產基地。
走出低碳新征程第一步
根據 《中國鋼鐵工業低碳技術路線圖》提出的重點任務主要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工藝流程結構優化,創新發展低碳技術,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加強全球低碳產業創新合作。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范鐵軍介紹,我國鋼鐵行業從源頭、系統、智能方面進行了減污降碳,走出了低碳新征程第一步。其中,源頭即發揮源頭減排的協同效應,系統即充分發揮系統協同的優勢,智能即智能化提高減污降碳水平。
劉炳江表示,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這項重大的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將倒逼鋼鐵企業兼并重組、裝備升級,提升鋼鐵行業整體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有助于撬動社會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是目前推進 “雙碳”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當前處理好發展與減排關系的重要措施。
我國 “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處長熊哲認為,面向碳達峰目標、碳中和愿景,鋼鐵行業應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積極穩妥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因此,鋼鐵行業需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節能降碳,構建綠色能源流和產業鏈,推動產業鏈協同降碳。
變 “危”為 “機”
目前,鋼鐵市場優勝劣汰步伐加快,企業間的競爭力差距愈發明顯。因此,越是處于行業低谷期,鋼鐵企業越應苦練內功,提升自身綜合競爭力,以危機為契機,化壓力為動力。
何文波認為,市場壓力會促進環境技術和工程行業共性技術協同研發、促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從而變 “危”為 “機”。我國鋼鐵企業要通過評估,實現對技術方案和工程進度的整體優化,政府要進一步優化政策導向,強化獎優罰劣,促成優勝劣汰。其中,“兩促進”是市場沖擊可能帶來的正面效果,“兩優化”(優化實施方案、優化政策導向)是實現和強化這種效果的必要措施。
專家表示,鋼鐵超低排放改造沒有捷徑,也沒有高效低廉的技術,正在超低排放改造或準備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要到先進企業學習經驗。目前,我國鋼鐵企業已經付出巨大努力、投入大量資金,在清潔生產、清潔運輸、監測監控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涌現出一大批花園式工廠,極大改變了全社會對鋼鐵企業的認識。(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