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好國有資產“家底”守好人民共同財富
2023/12/11 17:23: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是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質基礎,一定要管好用好。國有資產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是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物質基礎,一定要管好用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加強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監督職能,作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國家監督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抓手,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為守好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黨中央于2017年12月印發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賦予了人大一項新職責,即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
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做好落實工作。自2018年以來,常委會每年聽取和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專項報告,推動國有資產全貌和各類國有資產家底不斷清晰、準確、細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機制更加科學規范、協調高效,國有資產效能和效益持續提升,共享國有資產發展成果的渠道和機制日益順暢,人民群眾獲得感顯著增強。
2023年10月21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聽取和審議了2022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專項報告。綜合報告介紹了國有資產總體情況、管理工作情況,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人員對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表示肯定,同時對進一步健全國有資產報告制度體系、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推進人大國有資產監督工作提質增效等提出了建議。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國有資產監督工作進入第二個五年規劃后,第一次聽取和審議相關報告,開啟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工作新征程。
國有資產管理公布最新“賬單”
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從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金融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等方面,公布了截至2022年底各類國有資產情況,亮出我國國有資產管理最新“賬單”。
報告顯示,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方面,2022年,中央企業資產總額109.4萬億元、負債總額73.7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21.8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67.3%。
2022年,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230.1萬億元、負債總額145.0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72.9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63.0%。
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22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339.5萬億元、負債總額218.6萬億元、國有資本權益94.7萬億元,平均資產負債率64.4%。
金融國有資產方面,2022年,中央國有金融資本權益19.1萬億元,中央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61.6萬億元、負債總額234.7萬億元。
2022年,地方國有金融資本權益8.5萬億元,金融企業資產總額139.3萬億元、負債總額123.5萬億元。
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22年,全國國有金融資本權益27.6萬億元,金融企業資產總額400.9萬億元、負債總額358.2萬億元。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方面,2022年,中央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6.5萬億元、負債總額2.0萬億元、凈資產4.5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1.4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5.1萬億元。
2022年,地方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53.3萬億元、負債總額10.4萬億元、凈資產42.9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20.2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3.1萬億元。
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22年,全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總額59.8萬億元、負債總額12.4萬億元、凈資產47.4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21.6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8.2萬億元。
國有自然資源資產方面,截至2022年末,全國國有土地總面積52360.5萬公頃。其中,國有建設用地1818.6萬公頃、國有耕地1957.5萬公頃、國有園地239.3萬公頃、國有林地11261.0萬公頃、國有草地19740.5萬公頃、國有濕地2175.3萬公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和我國主張,管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2022年,全國水資源總量27088.1億立方米。
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效能提升
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圍繞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配置和分布、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稟賦和保護利用,國有資產安全和使用效率等,全面反映了各類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情況。
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管理方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落實國資國企改革各項任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引領成效顯著;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進一步彰顯;不斷創新監管方式,進一步提高國資監管效能。
金融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動實現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相結合;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夯實金融國有資產管理基礎;深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改革,推動重點改革取得新成效;發揮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作用,維護金融穩定。
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方面,持續加強制度建設,推進資產管理法治化、標準化、規范化;發揮資產保障作用,支持社會事業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盤活利用;強化財政資源統籌管理,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深度融合;嚴肅財經紀律,扎實開展資產領域財經秩序專項整治。
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方面,嚴守資源安全底線,筑牢國家安全的資源基礎;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以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以資源全面節約倒逼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維護資源資產權益,以深化改革推動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全面推進自然資源法治建設,自然資源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
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水平
針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指出,下一步國家將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持續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推動修訂金融企業資產評估和財務管理有關制度;完善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提升行政事業單位低效運轉資產、閑置資產等盤活利用水平,不斷提升資產管理效能;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深化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改革,維護自然資源資產權益;健全國有資產報告制度,配合全國人大做好國有資產綜合性立法工作,加快國有資產報告工作法治化進程,深化全口徑全覆蓋國有資產報告制度,持續夯實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基礎。
在對報告進行的分組審議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人員普遍認為報告全面翔實,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成效顯著,下一步工作考慮切實可行,要勇于擔當、積極作為,持續規范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工作,不斷提高國有資產管理效能。
“人大國有資產監督工作,已進入第二個五年規劃。第一個五年規劃是從中央2017年底出文件開始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制度和摸清家底,這個工作是做得好的。”朱明春委員指出,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和專項報告在這方面都有進步,特別是在豐富報表體系、完善報告內容和提高質量方面有比較大的進步,報告的附表、附件內容很翔實。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通過了國有資產監督的第二個五年規劃,主要要求是聚焦提質增效,加強人大國有資產監督職能。我們要認真做好五年規劃落實工作,有效發揮國有資產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關于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肖開提·依明委員提出,要進一步加大對國有企業管理情況的監督,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作用,加強國有企業的資金預算管理、收益分配使用管理等,提高國有企業的各項資源的使用效率;要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有企業科學決策機制,規范國有企業對外擔保業務;要加強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盤活閑置資產。
“建議國家相關部委加大對國有資產戰略性的研究和布局,尤其是對一些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行業發展的共性問題進行一些深入研究,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全國人大外事委委員譚成旭表示,舉一個例子,比如鋼鐵產業,現在正處于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層面的深入研究和出臺扶持政策,對于提升企業綠色轉型發展至關重要。
“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首先要避免因重復建設而浪費甚至流失。對此種現象要零容忍,必須嚴防死守。”呂世明委員說,一個幾千萬、幾億的投資項目,由于一些無謂的改造和拆建,就要多付出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費用,這種現象要堅決杜絕。通過檢察公益訴訟保護國有資產,是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障國有資產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同時,這也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體現。我們應當繼續加強國有資產保護工作,充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的作用,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來源:《中國人大》全媒體記者 張寶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