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錫價仍將維持寬幅震蕩格局
2025/3/15 17:10:57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期,滬錫價格經歷了“過山車”行情。2月末,緬甸佤邦工業礦產管理局發布了《辦理開采、選廠、探礦許可證的流程》,引發滬錫期價單日重挫。但由于近期宏觀情緒好轉,滬錫價格重拾升勢近期,滬錫價格經歷了“過山車”行情。2月末,緬甸佤邦工業礦產管理局發布了《辦理開采、選廠、探礦許可證的流程》,引發滬錫期價單日重挫。但由于近期宏觀情緒好轉,滬錫價格重拾升勢,收復前期跌幅。
緬甸復產提上日程非洲錫礦供應仍有不確定性
緬甸佤邦的復產計劃對錫價產生了顯著影響。2月26日,佤邦工業礦產管理局發布了《辦理開采、選廠、探礦許可證的流程》,該文件的發布被認為是緬甸錫礦復產的信號。此后,緬甸政府相關發言人也證實了這一猜想,并表示,佤邦正在考慮在錫資源豐富的地區恢復采礦,但并未指出具體復產時間安排。緬甸是全球第三大錫生產國,該國絕大多數的錫礦產量來自佤邦地區,且主要出口至中國。2023年8月1日起,佤邦停止了錫礦的生產,使我國錫礦原料供應逐漸緊張。2024年,我國錫礦的總進口實物量降至15.89萬噸,同比下降36%;特別是從緬甸進口的錫礦量大幅減少至7.64萬噸,降幅達到57%。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國錫礦緊缺問題逐漸加劇,國內錫礦加工費用多次下調,降至近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緬甸錫礦復產后,將會極大緩解我國錫資源偏緊的問題。市場普遍預期復產落地需要2~3個月時間,且最初復產規模可能較為有限,短期對供需面實際影響不大,二季度以后復產的影響會逐漸顯現。在緬甸錫礦禁礦前,我國每年從緬甸進口錫礦規模約為4萬~4.5萬金屬噸,2024年,進口錫礦規模萎縮至2萬噸左右。若二季度緬甸錫礦確認復產,實際供應增量預計將不會超過1萬噸。在國內錫礦無新增投復產礦山情況下,因冶煉廠原料庫存基本耗盡,年內冶煉無增量預期,全年供需較大概率維持緊平衡。
剛果(金)地緣局勢不穩定,使錫礦供應增加了不確定性。今年年初以來,剛果(金)北部的政治沖突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對全球錫礦供應鏈的潛在影響。USGS數據顯示,2023年,剛果(金)錫礦產量為2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6.7%,排名第五。去年,緬甸錫礦禁采后,我國從剛果(金)進口錫礦的規模大幅提升,總計進口1.97萬金屬噸,占總進口量的34%,排名第一位,而我國去年從緬甸進口錫礦的比重下降到30%。剛果(金)是全球錫礦供應的重要來源之一,其局勢變化對錫供應具有重要影響。該國當地最大的礦山企業AlphaminResources公司表示,盡管目前公司的運營仍在正常進行,但未來運行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沖突的任何進一步升級都可能導致采礦業務受到影響。
算力平權時代到來錫需求增長有望維持
今年,AI終端產品有望進入爆發元年,后續關注AI手機、AIPC等消費電子領域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自2023年四季度開始,半導體產業進入復蘇周期,但國內外產業周期發生分化。由于本輪復蘇主要受AI需求推動,之前兩年主要表現為大模型的開發,海外算力和數據中心建設發展較快,以先進制程為主。國內產業鏈更多依賴成熟制程,去年,消費電子行業因為缺乏爆款產品,呈現弱復蘇格局,消費者換機熱情并不高漲,工業電子和汽車芯片仍處于去庫周期,產業復蘇景氣度一般。這一點可以從費城半導體指數和國內半導體指數的表現看出。之前兩年,費城半導體指數不斷創出新高,而國內半導體指數走勢低迷。但今年年初以來,兩大指數表現發生逆轉,費城半導體指數高位回落,國內半導體及科技指數大幅上漲,由Deepseek引發的算力平權革命,扭轉了市場對中國科技的預期,中國在端側AI以及應用領域的突破更具優勢,而新一年度“以舊換新”政策擴展到消費電子領域,新能源汽車消費維持高增長,電改政策帶動光伏搶裝需求,錫的市場需求增長有望維持。
綜上所述,近日,滬錫價格跟隨有色板塊攀升,一是得益于國內外宏觀情緒支持、美聯儲降息預期有所抬升、美元指數持續走軟;二是因為現實基本面仍然偏強,雖然緬甸佤邦錫礦復產預期持續增強,但實際復產落地需要2~3個月的時間。當前,錫礦供應偏緊格局并未改變。但是,在緬甸復產預期的壓力下,錫價進一步向上空間相對受限。從中長期來看,AI產業帶來的科技變革正在發生,算力平權時代、AI應用即將進入百花齊放的階段,產業升級有望推動錫需求持續增長,剛果(金)局勢的不穩定也增加了礦端供應的不確定性。因此,即使在緬甸錫礦復產后,錫價下行空間也較為有限,更大概率將維持寬幅震蕩格局。(文華)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