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文旅添彩鄉村好“豐”光 秋收景象成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碼”
2025/10/16 12:09:13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眼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的5.3萬畝水稻迎來豐收。這片梯田位于平均海拔約2000米的高山上,一些尚未完全轉黃的稻子勾勒出青綠的條塊,與金燦燦的稻穗交織相間。田間地頭眼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的5.3萬畝水稻迎來豐收。這片梯田位于平均海拔約2000米的高山上,一些尚未完全轉黃的稻子勾勒出青綠的條塊,與金燦燦的稻穗交織相間。田間地頭,農民們抓住晴好天氣全力搶收。近年來,當地通過推廣優良品種和生態種植技術,在保護傳統農耕風貌的同時,水稻的產量與品質得到穩步提升,預計今年總產量可達3.2萬噸。金色稻浪不僅帶來了豐收的喜悅,也帶動了當地鄉村旅游的發展。當地依托稻田資源,發展觀光農業,吸引游客體驗農事活動,帶動周邊餐飲、民宿等業態發展。
寧夏靈武:4萬余畝長棗豐收 產銷兩旺
近日,寧夏靈武市的4萬多畝長棗迎來大面積豐收。在東塔鎮的長棗種植基地內,工人們正熟練地采摘、裝筐。這些長棗經過分揀,挑選出大小均勻、色澤鮮艷、無病蟲害的,進行裝箱打包,送往專門的長棗交易市場。靈武長棗果形修長,是寧夏的特色農產品之一。近年來,憑借穩定的品質,不僅在國內市場備受青睞,還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今年靈武長棗種植面積4.46萬畝,預計產量超過1900萬公斤。
貴州:一顆小刺梨“鏈”起生態富民路
金秋時節,貴州各地刺梨迎來大規模成熟采摘,從野生采集到規模種植,從初級農產品到精深加工,這顆金黃色的小果子,讓曾經的荒坡變綠嶺,讓農戶的腰包鼓起來。
在畢節市,28萬畝刺梨陸續泛黃成熟。近年來,當地啟動石漠化綜合治理,選擇根系發達的刺梨作為生態修復樹種。如今漫山遍野的刺梨林已在石縫中扎根。
當地通過精細修枝整形、精準撫育施肥等措施,使刺梨產量和品質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機制,逐步打造多個核心產業區。今年,畢節市的刺梨鮮果預計產量達2.42萬噸,產值約8000萬元。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幸福村,一場切刺梨比賽熱鬧非凡,村民們手法嫻熟,切片、去籽一氣呵成。
通過技能大賽,讓更多村民掌握切果片的技術標準。如今,在當地食品公司的帶動下,200多人實現就近就業,確保收果季老百姓都有活干、有錢賺。
同樣,盤州市盤關鎮的5.6萬畝刺梨也進入采收高峰。當地刺梨加工企業組織人員,到各鄉鎮開展鮮果收購,降低農戶運輸成本。
目前,盤州市已有6家刺梨加工企業,研發了70多種刺梨系列產品。截至今年8月份,刺梨加工產值突破2.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國民經濟穩中有進顯韌性——國家統計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
- 啟誠創投與番禺民營創新中心戰略同頻 共創“基金+產業”新范式
- 慧博科技“短信代投”讓每分錢都炸出訂單,助力商家雙11輕松沖量
- 王旭麗:解碼香蜜湖國際科創2.0的實踐邏輯與全球價值
- 從上海,向甘孜,此生必駕318!
- 性能續航「大滿配」,一加Ace6打造行業電競新標桿
- 切屑控制再提高,先進涂層技術護利刃,山特維克可樂滿CoroPak 25.2硬核新品實現鋼與鑄鐵的不間斷精密加工
- 住酒店還能逛展?住宿業玩起“文旅混搭” 體驗感拉滿
- 中國膠原產業或邁入“三足鼎立”新階段:如鳳凰仿生膠原登頂年度創新獎,與錦波、斐縵等企業共繪膠原高端生物材料新圖景
- 國內外需求分化 銻價降幅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