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11月上海市豬肉進口同比減少12.6%
2015/1/6 14:43: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上海海關關區累計進口豬肉12.2萬噸,較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2.6%;價值13億元人民幣,下降19.7%;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千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上海海關關區累計進口豬肉12.2萬噸,較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2.6%;價值13億元人民幣,下降19.7%;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千克10.7元,下跌8.2%。
一、今年前11個月上海海關關區豬肉進口的主要特點
除絕大部分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外,還呈現以下特點:
(一)單月進口量連續6個月同比2位數減少,進口平均價格連續9個月同比下跌。今年6月份起,上海海關關區豬肉單月進口量結束此前連續15個月同比增加態勢轉為減少,至11月份單月進口量已連續6個月同比減少,當月進口豬肉1萬噸,同比減少23.1%,環比增加8.4%;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千克11.5元,環比上漲12.5%,同比下跌1.1%,連續第9個月呈同比下跌態勢。
(二)自最大來源地歐盟進口比重降低,自美國進口驟減。今年前11個月,上海海關關區自歐盟進口豬肉9.8萬噸,減少13.6%,占同期關區豬肉進口總量的80%,比重降低1個百分點。同期,自加拿大進口豬肉1.4萬噸,增加9.8%;自智利進口1萬噸,增加78.1%。此外,自美國豬肉進口量由去年同期的7334噸銳減至24噸,減幅達到99.7%。
(三)各主要企業類型進口均出現減少,外商投資企業減幅居首。今年前11個月,民營企業經上海海關關區進口豬肉9.6萬噸,減少11.4%,占同期關區豬肉進口總量的78.4%。同期,國有企業進口1.7萬噸,減少14.5%;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萬噸,減少19.8%。
二、今年前11個月上海海關關區豬肉進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一)國內豬肉市場供大于求,企業進口動力不強。據農業部統計,1~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19334萬頭,同比增長1.7%;其中自8月份開始屠宰量連續3個月小幅增加,10月份屠宰量環比增2.0%。供應增加的同時,豬肉消費需求卻有所減弱。受嚴禁三公消費等因素影響,今年國內餐飲方面的豬肉消費量大幅下降30~40%。此外,作為豬肉替代品的雞鴨肉、蔬菜等供應充足,價格穩中有降,特別是雞肉價格經歷了8月的高峰之后,跌幅明顯,擠占一部分豬肉需求。據測算,目前我國豬肉有51萬噸屬于產能過剩,市場供過于求造成企業進口豬肉的需求降低。
(二)國外豬疫情頻發,我國豬肉進口政策收緊。今年以來,美國爆發2輪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其32個州中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測試呈陽性的養豬場樣本總數高達8898例。此后疫情在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國不斷蔓延。為了預防豬病毒傳入國內市場,我國已對美國生豬進口實施了更加嚴格的限制性措施,提高了進口美國生豬的質量檢測標準。與此同時,為了實施瘦肉精使用禁令,自8月13日起我國已停止為來自美國的生豬頒發許可證,對于進口美國豬肉則需進行第三方認證,以證實其中不含有瘦肉精添加劑,同時禁止從6家美國肉類加工廠和6家冷庫進口豬肉。豬肉進口政策收緊,勢必對豬肉進口地區和數量都造成一定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