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知名軸承企業一覽
2015/2/3 8:33: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軸承是用于確定旋轉軸與其他零件相對運動位置,起支承或導向作用的零部件,它的性能、精度度和可靠性對使用主體的正常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汽車軸承,要求則更高軸承是用于確定旋轉軸與其他零件相對運動位置,起支承或導向作用的零部件,它的性能、精度度和可靠性對使用主體的正常工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汽車軸承,要求則更高,如輪轂軸承、變速器軸承、發動機張緊輪、惰輪軸承、離合器分離軸承等,不僅對行車安全起著重要作用,而且軸承的工作狀態也影響著駕乘舒適性。
2013年全球軸承市場規模為620億美元,其中70%以上的市場份額集中在八家跨國軸承集團。包括瑞典的斯凱孚(SKF),德國舍弗勒集團下的INA和FAG,日本恩斯克(NSK)、恩梯恩(NTN)、光洋精工(KOYO)、美蓓亞(Minebea)、那智不二越(Nachi),美國的鐵姆肯(TIMKEN)等。從地區來看,亞洲占50%,歐洲占25%,美洲占20%。亞洲軸承市場又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國和印度。就近幾年市場發展情況來看,亞洲增長較為明顯,尤其是在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對軸承行業起到重要的拉動作用,國外八大軸承公司在國內都有建廠,而且投資規模越來越大,這些外資和合資公司一直占據國內軸承行業的高端市場。
目前,中國軸承企業大概有4000-5000家,規模化企業有1500多家,主要分布在四大產業集聚區。遼寧瓦房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軸承產業集聚區,有軸承企業約700家;河南洛陽軸承產業聚集區是我國技術積淀最深厚的軸承產業集聚區;江蘇省是我國滾針軸承生產的大省,主要集中在“蘇錫常”地區;浙江省是我國球軸承生產大省,其軸承產量占全國近一半。
2013年我國軸承產量為196億套,汽車工業是中國軸承最大的應用市場,約占30.1%,其中前裝市場汽車軸承需求量11億套,由于汽車軸承要求相對較高,目前具備汽車行業配套資格的本土企業大概有30多家,比較知名的有人本集團、瓦軸、洛軸、錢潮軸承、新火炬等,本土企業的產品主要是用于乘用車中低端市場和商用車領域,一些規模大、知名度高的企業也有進入乘用車高端市場的,不過配套比例較小。
中國軸承行業總體發展比較快,但與世界軸承強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其主要表現為高精度、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偏低,原因是中國企業在生產設備、研發手段、檢測技術等方面相對落后,另外,也受限于固有市場環境的影響,在國外,軸承行業集中度較高,比如舍弗勒集團INA和FAG,占整個德國軸承總量的90%,日本五家企業,也占全國總量的90%,而我國前10家最大的軸承企業,銷售額僅占全行業的24.7%,前30家的生產集中度也僅為37.4%。另外,很多企業迫于成本壓力,在設備、研發、材料方面投入少,還一直走“仿制”的路子,這樣很難造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所以,國內軸承行業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提高產業集中度,擴大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擴大產業集聚區規模;二是建立完善的企業和行業自主創新體系;三是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