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OEM自動化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16/9/30 10:35: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OEM 自動化市場主要產品分析1、 PLC 行業現狀、市場容量和競爭格局( 1)行業現狀PLC 是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英文縮寫, 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7,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使OEM 自動化市場主要產品分析
1、 PLC 行業現狀、市場容量和競爭格局
( 1)行業現狀
PLC 是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的英文縮寫, 即可編程邏輯控制器7,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使用可編程存儲器儲存指令,執行諸如邏輯、順序、計時、計數與計算等功能,并通過模擬或數字 I/O 組件,控制各種機械或生產過程的裝置。 PLC 的硬件結構與微型計算機基本相同,由電源、CPU、存儲器、 I/O、功能模塊、通信模塊等構成。從 1969 年美國研制成世界第一臺 PLC 至今,在技術、市場和應用領域雖然都發生巨大變化,但 PLC 一直被公認為現代工業自動化三大支柱之一,產量、銷量和用量均居各種工業控制裝置榜首。
行業內多根據 I/O 點數來進行分類。一般而言, I/O 點數越多,控制關系越復雜,要求的程序存儲器容量也越大, PLC 的指令及其他功能也較多,能夠適應大型、復雜的控制任務。 PLC 按 I/O 點數分類方法如下表:注:上述分類只是較常見的劃分方法,不同的研究機構和企業可能有不同的分類PLC 上世紀 70 年代后期進入我國,應用增長十分迅速。最初是從成套設備引進應用,當時由于 PLC 價格昂貴,主要用于冶金、電力、自動化生產線等大的設備和系統。在引進國外 PLC 產品的過程中,我國不斷消化、吸收關鍵技術,雖然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仍被國外品牌占有,但一批國產廠商已成長起來,如和利時、信捷電氣等。目前主要集中在 OEM 市場,以中小型 PLC 為主,憑借較好的性價比贏得市場份額。
( 2)市場容量
據統計, 2009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 PLC 市場(含 DIO)首次出現下滑,規模降至 50 億元。隨后受“四萬億”投資刺激, 2010 年和 2011年我國 PLC 市場出現大幅增長,市場一片繁榮,部分廠商產品出現供不應求。
2010 年我國 PLC 市場規模 75 億元,同比增長 50.0%; 2011 年達到 88 億元,同比增長 17.3%,年均增長 33.67%。經歷了兩年快速增長之后, 2011 年下半年我國 PLC 市場開始進入調整期, 2012 年市場銷售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價格下跌導致銷售額縮減至 76 億元,較上年下滑 13.6%,其中 OEM 市場銷售額減至 41.71 億元,同比下滑 13.42%。下滑原因主要是國際需求萎縮、國內需求不振,國內由于連續加息導致的銀根緊縮、原料人工能源等生產成本上升以及匯率波動,使 OEM 客戶機械制造利潤率降低,導致企業生產設備升級改造計劃擱置, PLC 采購意愿下降,但食品機械、包裝機械、交通行業、醫療設備等關系民生的行業仍持續增長。 2013 年,隨著中國經濟緩慢復蘇, PLC下游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全年實現 78 億元銷售額(含 DIO),同比小幅增長2.6%,其中 OEM 市場增長 3.3%,主要得益于與民生相關的食品機械、包裝機械、電梯及電子制造設備行業需求的穩定增長。據中國工控網統計,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 2014 年度國內 PLC 市場規模為 76.2 億元(含 DIO),同比小幅下滑 2.3%,預計未來 5 年將保持 2%-3%的平穩增長。
中國 PLC 市場規模(含 DIO,單位:百萬元)及增長率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 3)應用行業分布
除 DIO 以外, PLC 的應用行業大致可以分為項目型市場和 OEM 市場,其中各市場的主要行業應用如下表:
市場類型行業 應用環節汽車 汽車行業的沖壓、 焊接、 總裝和涂裝 (噴漆)環節需要大量的 PLC,
主要使用大型 PLC冶金
項目型
市場
市政在冶金行業 PLC 是主流控制器,主要應用于采選礦、燒結、高爐、
轉爐、連鑄、軋鋼。大型 PLC 應用于軋機的控制,小型 PLC 應
用于加熱爐、鋼鐵軋延設備及其他電氣控制系統。-在市政行業 PLC 是主流控制器,主要使用大中型 PLC,小型 PLC
主要應用于供水系統-紡織機械 紡織機械行業 PLC 主要應用于生產流水線及紡織機械本身的設備
控制,主要使用小型 PLC包裝機械
OEM 市場
機床工具包裝機械行業 PLC 主要應用于包裝機械本身的設備控制, PLC 是
主流控制器,主要使用小型 PLC-機床工具行業 PLC 主要應用于主軸單元的控制, 實現調速、 調向、
停止、準停及刀具的控制,并控制其他外部開關、輸出信號等-據統計, 2009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 PLC 市場(含 DIO)首次出現下滑,規模降至 50 億元。隨后受“四萬億”投資刺激, 2010 年和 2011年我國 PLC 市場出現大幅增長,市場一片繁榮,部分廠商產品出現供不應求。2010 年我國 PLC 市場規模 75 億元,同比增長 50.0%; 2011 年達到 88 億元,同比增長 17.3%,年均增長 33.67%。經歷了兩年快速增長之后, 2011 年下半年我國 PLC 市場開始進入調整期, 2012 年市場銷售量與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價格下跌導致銷售額縮減至 76 億元,較上年下滑 13.6%,其中 OEM 市場銷售額減至 41.71 億元,同比下滑 13.42%。下滑原因主要是國際需求萎縮、國內需求不振,國內由于連續加息導致的銀根緊縮、原料人工能源等生產成本上升以及匯率波動,使 OEM 客戶機械制造利潤率降低,導致企業生產設備升級改造計劃擱置, PLC 采購意愿下降,但食品機械、包裝機械、交通行業、醫療設備等關系民生的行業仍持續增長。 2013 年,隨著中國經濟緩慢復蘇, PLC下游市場需求逐步回暖,全年實現 78 億元銷售額(含 DIO),同比小幅增長2.6%,其中 OEM 市場增長 3.3%,主要得益于與民生相關的食品機械、包裝機械、電梯及電子制造設備行業需求的穩定增長。據中國工控網統計,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 2014 年度國內 PLC 市場規模為 76.2 億元(含 DIO),同比小幅下滑 2.3%,預計未來 5 年將保持 2%-3%的平穩增長。
中國 PLC 市場規模(含 DIO,單位:百萬元)及增長率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4 年小型 PLC 有 94.30%應用于 OEM 市場, 在行業分布上, 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包裝機械、食品機械、電子制造設備等是小型PLC 的主要行業,其中又以紡織機械為主,其具體占比如下圖所示:
2014 年中國小型 PLC 在 OEM 市場的行業分布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行業競爭格局、國產品牌競爭策略
歐美的 PLC 是各自獨立研發成功的,在技術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日本的PLC 則是引進美國技術,在對美國的 PLC 產品有一定繼承的基礎上,將產品定位在中小型 PLC 和亞洲市場,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受此歷史淵源影響,歐美企業在大中型 PLC 占據主導地位,在網絡和軟件方面具有優勢;日本企業在中小型 PLC 占據主導地位,在靈活性和價位方面占優勢,主要品牌如三菱、歐姆龍、松下、富士、日立、東芝等,在世界小型 PLC 市場上約占有 70%的份額。
PLC 在我國已有 30 余年的發展歷史,近幾年的市場規模均超過了 76 億元,市面上能夠找到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品牌,競爭激烈。近年來國產及中國臺灣 PLC品牌憑借良好的性價比在小型 PLC 市場已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國產 PLC 發展受到以下因素制約,國產品牌要發展必須采取差異化策略,利用性價比突破這些因素的束縛。
國產品牌普遍采取了先從技術較簡單、 不需要大規模投資的小型 PLC 領域進入,主要針對中小 OEM 企業,尤其是大量中小型民營制造企業客戶,通過性價比優勢幫助這些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利潤,培養客戶忠誠度。在小型PLC 基本實現規模效應的時候,再逐漸向中型 PLC 以及與 PLC 緊密相關的其他自動控制產品(如伺服、變頻、人機界面、 機器視覺等)發展。目前信捷電氣不僅是國產小型 PLC 領域產品線最豐富的廠家之一,其還能夠生產人機界面、伺服、變頻和機器視覺,并開始嘗試以智能裝置為客戶提供“整體工控自動化解決方案”,這些已經成為信捷電氣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優勢。
主要企業及市場份額由下圖可見,大中型 PLC 市場(含 DIO)的集中度非常高,基本被歐美品牌壟斷,日系品牌在中型市場有一定份額。
中國 2014 年大型 PLC(左圖)和中型 PLC(右圖)市場份額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小型 PLC 主要用于 OEM 用戶,目前市場上占有領先地位的廠商是西門子、三菱、歐姆龍和臺達。在國內小型 PLC 市場,市場份額排名前十企業中幾乎全是歐美日本企業,信捷電氣 2014 年銷售額排名第 5 名,市場占有率 4.6%,為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內資品牌(如下圖)。
2014 年中國小型 PLC 市場份額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各個 OEM 行業中,控制器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方案:通用 PLC 控制和自主開發單片機控制。通用 PLC 控制穩定性和開放性較好,能夠修改程序來調整和設計個性化控制方案,產品通用;單片機成本低,但穩定性差,一般無法修改出廠程序。隨著 PLC 產品價格逐漸下降,在通用控制領域將有越來越多的單片機控制改為 PLC 控制,表現在紡織機械、包裝機械、機床、電子制造設備等
行業,對小型 PLC 的應用高于其他行業。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