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生豬存欄量、價格走勢及養殖利潤分析
2017/2/19 10:29: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自2015年3 月以來,國內豬價觸底回升,開啟新一輪生豬養殖的高景氣周期。豬價在2015年9 月達到近19 元/公斤的階段性高點后有所下調,但很快于2015年11 月重拾升勢,從16 元/公斤的水平穩步上漲至2016年6 月份的21 元/公自2015年3 月以來,國內豬價觸底回升,開啟新一輪生豬養殖的高景氣周期。豬價在2015年9 月達到近19 元/公斤的階段性高點后有所下調,但很快于2015年11 月重拾升勢,從16 元/公斤的水平穩步上漲至2016年6 月份的21 元/公斤,此后逐漸回落,2016年10 月份跌破16 元/公斤,目前回升至18 元/公斤附近。在迄今為止長達22個月的時間里,生豬養殖一直維持豐厚的利潤水平,養殖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提升,業績大幅上漲。然而在行業環境持續高度景氣之下,生豬存欄恢復卻十分緩慢,能繁母豬存欄更是一跌再跌,與歷史上傳統的“豬周期”完全不同。
主要上市養豬企業2016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自繁自養生豬養殖利潤(元/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元/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7年生豬價格(元/公斤)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7年仔豬價格(元/公斤)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中國生豬存欄(萬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1-2016年中國能繁母豬存欄(萬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歷史上,“豬周期”一般遵循“豬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豬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豬價上漲”的循環軌跡。養殖戶根據市場價格的波動主動調整養殖規模,而生豬價格上漲往往帶動存欄量的上升,其本質是由“蛛網模型”理論所解釋的產能超調引起的,即在養殖虧損期淘汰產能而在養殖高盈利期增加產能。在上一輪2011年的豬景氣周期中,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分別在豬價啟動2個月、5個月后即開始上升,而此次在豬價持續高位的情況下母豬存欄不升反降,生豬存欄恢復速度屢屢低于市場預期,折射的是行業產能在環保壓力下的持續去化。此外,規模化豬場養殖規模加速擴張的投產周期較長,因此即使多家養殖鏈上的企業加快布局養豬業務,但進入行業的速度仍落后于大量散戶退出速度。
畜禽養殖面源污染是我國水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近幾年,政府在畜禽業環境治理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法規:2014年,《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執行;2015年,新的《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此后農業部出臺《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以貫徹實施“水十條”;2016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環境保護稅法》印發。
國家整治畜禽養殖污染相關政策法規
年份政策文件任務目標2014《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家第一部專門針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法規性文件,明確了禁養區劃分標準、適用對象(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激勵和處罰辦法。2015新《環境保護法》畜牧養殖行業進入了環保高壓期,輕則被罰款整改,重則被停產拆遷。2015《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2015《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南方水網地區到2020年500頭以上出欄規模的豬場要達到70%以上。2016《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到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養殖小區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設施比例達到75%以上。2016《環境保護稅法》對排放應稅污染物的規模化養殖場征收環保稅。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關于促進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調整優化的指導意見》要點
地區區域范圍現狀主要任務珠江三角洲水網區廣東16個生豬主產縣超出土地承載能力減量為主,實行總量控制長江三角洲水網區上海、江蘇、浙江29個生豬主產縣發展空間不大穩定現有存欄量長江中游水網區安徽、江西、湖南、湖北49個生豬主產縣接近土地承載能力盡快完成禁養區劃定,加快退出禁養區生豬養殖規模淮河下游水網區江蘇、山東29個生豬主產縣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適度承接蘇南、蘇中地區的產業轉移丹江口岸區河南、湖北10個生豬主產縣總體平衡加大規模養殖改造升級力度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地方政府層面,廣東、山東、浙江、福建等地重拳出擊整治養殖業污染,截至目前,全國已有二十多個省份執行了禁養、限養的區域劃定規劃,使現有的大量養豬場被迫關停清拆。據農業部預計,在全國范圍的中小養殖場清退潮中,僅2015年即有近500萬散養戶退出畜禽養殖業。
全國部分地區清理整治養豬場情況
省份政策文件任務目標山東《山東省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利用實施方案》2017年,依法完成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的關閉或搬遷廣東《廣東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珠三角區域提前一年完成。浙江《浙江省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辦法》禁養區內不得有畜禽養殖活動;已有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限期轉產轉業、搬遷、關閉;限養區內應當嚴格控制畜禽養殖總量,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不得超過畜禽養殖總量要求新建、改建和擴建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福建《福建省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生豬養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條措施的通知》2015年底前,基本關閉拆除可養區內存欄250頭以下、未提出改造方案或改造后仍不能達標排放的生豬養殖戶;2016年底前,全面完成存欄50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可養區內生豬規模養殖場標準化改造,確保“十三五”全省生豬年出欄總量控制在2000萬頭以內。廣西《關于廣西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底前,制定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的拆遷計劃,落實養殖場關停拆遷補助,確保2018年底前禁養區內的所有養殖場全部關閉或拆除。江蘇《江蘇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禁養區關閉搬遷工作;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要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到2017年、2020年規模化養殖場(小區)治理率分別達到60%、90%。江西《2016年全省畜禽養殖污染專項整治行動方案》2016年底完成畜禽養殖“三區”劃定或調整,推進禁養區內畜禽規模養殖場的關閉或搬遷等退養工作,80%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遼寧《遼寧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年底前,完成全省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養殖場(小區)要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另外,愈加嚴苛的環保監管使環保成本在生豬養殖成本中的占比顯著增加。新建的規模養殖戶必須配備污水處理設備,已建的養豬企業也要逐步進行環保改造。對于中小規模的養殖場,每頭出欄商品肥豬的環保投入成本可能需要近百元,這大大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
2013年生豬養殖成本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6年生豬養殖成本結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當前,我國生豬養殖的規模化程度仍然較低,2015年出欄規模在500頭以上的豬場數量占比僅為1%,國內最大的養豬企業溫氏股份的生豬出欄量的市場份額不到3%,因此行業集中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認為,生豬養殖行業的標準化和規模化是一個大趨勢,對于中小型養豬場來說,其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小。大型養豬場靠更低的養殖成本、更高水平的養殖技術、更優質的肉品以及更完善的產業鏈,會逐漸吞并或者擠壓中小養豬場。農業部發布的生豬生產“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2020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比例要從2014年的42%提升至52%。因此我們認為,未來10年將是中國養豬業規模化發展的黃金時期。
中美生豬養殖對比
類別中國美國養豬場/戶數量(家)4000多萬約7萬出欄量(頭)7億多1億多規模養豬場出欄量占比42%98%出欄量CR54%30%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幾年來,養殖鏈上下游的上市企業紛紛加快擴張或者布局生豬養殖業務,正是國內養豬業規模化進程加速的驗證。對于上市養豬企業而言,依靠已有的資本優勢和豬價景氣行情帶來的充沛現金流,規模擴張恰逢其時;另外,多家上市飼料企業也加快將業務往產業鏈下游延伸,跑馬圈地大力發展養殖業,謀求產業鏈一體化運營。
主要上市農牧企業的養殖規模擴張計劃
企業規模擴張計劃2016E2017E溫氏股份養殖出欄量保持每年10-20%的增速,未來生豬出欄量達5000萬頭17131950雛鷹農牧持續擴張,2018年規劃產能1000萬頭247320牧原股份加快設立養豬子公司完善全國布局311450正邦科技將生豬養殖作為公司核心業務大力擴張226300大北農推動養豬大創業,6年內擬投資120億完成60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4080新希望未來3-5年投入88億元加碼生豬養殖業務100200天邦股份收購漢世偉、艾格菲、CG、MOFA58120金新農參、控股多家養殖企業,2020年生豬出欄目標600萬頭90(參股)150(參控股)唐人神擬收購龍華農牧,未來擬投資90億元升級生豬產業2560海大集團自養生豬3560禾豐牧業在河北張家口、安徽利辛縣投資生豬產業化項目/20天康生物未來5年投資15億元完成100萬頭出欄規模//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豬價的走勢牽動著萬千養殖戶的生產生活,也關系著社會大眾的日常消費。過去十年中,我國經歷了兩個完整的豬周期,當下則正處于第三個周期之中。
過去十年的豬周期
開始時間結束時間持續時間(月)上行最高點(元/公斤)上行(月)漲幅(%)下行最低點(元/公斤)下行(月)跌幅(%)2006.52010.44717.523183.19.52445.72010.42014.44819.917106.110.53147.52014.4至今3321.220102.915.91333.3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其他市場化商品價格一樣,供需關系是生豬價格變化的主導因素,但是影響生豬供給的因素多且復雜,較難判斷豬價走勢的周期性拐點,加之生豬生長周期較長,對最高點和最低點時點來臨的準確預測則更為困難。尤其是這一輪豬周期以來,行業的環保壓力對供給面形成了持續的縮減壓力,整體市場趨勢的變化已經不能用過去的經驗和標準來衡量。
豬價歷史走勢(元/公斤)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育種作為生豬養殖的基礎環節,是決定養殖企業競爭力高下的重要因素。國外較早構建了先進、系統的育種體系,種豬的生產性能相較于我國具有較明顯的優勢。近幾十年來,我國的曾祖代種豬主要來自于國外,其中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法國是主要的來源國。
我國進口種豬數量在2013 年達到高峰,此后由于豬價行情低迷,新建養殖場減少,加之合資原種豬場的組建,引種數量大幅縮減。國內的商品肥豬,除了少數地方豬種,多為外來種豬的后代。因此,曾祖代種豬的引種量從源頭上決定了未來生豬行業產能的規模。從曾祖代到二元母豬的傳導大約需要2 年左右時間,雖然中間有若干配種、生產環節以及其他多種因素的擾動,但自2014 年至今外來種豬量的下滑,預示著未來幾年的行業整體產能將顯著低于2015 年之前。
2016 年曾祖代引種情況
入境時間國內引種企業引種數量(頭)進口國2016.3北京養豬育種中心880加拿大2016.4海南羅牛山新昌種豬有限公司983丹麥2016.6中糧肉食(江蘇)有限公司998加拿大2016.7PIC種豬改良中國公司105美國2016.9加拿大海波爾公司300加拿大2016.10武漢中糧肉食品有限公司513加拿大2016.10中裕種豬(東臺)有限公司92加拿大2016.10肇慶市美加寶畜牧有限公司40加拿大2016.11煙臺福祖畜牧養殖有限公司920法國2016.11豐鎮市大紅門農牧科技公司603加拿大2016.11吉林紅嘴種豬繁育有限公司154加拿大2016.11吉林省世紀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58加拿大2016.12PIC種豬改良中國公司約100美國總計5746-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曾祖代種豬進口量(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能繁母豬的存欄數量是決定生豬養殖周期的前瞻性指標。由于生豬繁育的生理周期,當年能繁母豬的存欄基本就決定了未來一年的生豬供應量,因此其實際上是生豬養殖行業的在產產能。能繁母豬的存欄變動會對未來豬價產生滯后的影響。
另一方面,二元母豬的價格也是養殖戶補欄積極性的一個風向標。我們對過去4年二元母豬和生豬的價格進行了比較分析,發現二元母豬價格的走勢與生豬價格的波動有比較準確的對應關系:2013年5月、2014年6月、2015年4月的母豬價格低點,分別對應2014年8月、2015年8月、2016年6月,中間的傳導時間大約為14-15個月。
對于自繁自養的養殖戶,一般會外購4月齡的后備母豬,再飼養4個月后進入配種期,此后經過4個月的懷孕期后產下仔豬,再經過5-6個月的育肥出欄上市。從后備母豬補欄到生豬出欄,整個時間跨度約13-14個月,與上述母豬價格傳導至生豬價格的時間基本一致。
二元母豬價格的走低往往意味著補欄積極性的下降,因此在關注母豬存欄變動的同時,母豬價格的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因素。
母豬價格與生豬價格的對應關系(元/公斤)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豬養殖流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仔豬的供應直接取決于能繁母豬的產能,但同時也受養殖水平(如PSY)、疫病等的影響。仔豬供應量的不足將推高仔豬價格,進而推升生豬價格。同時,仔豬價格也是補欄積極性的一個指標,2016年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出現“千元仔豬”,正是豬價高企下養殖戶積極補欄的反映。但是對于外購仔豬的養殖戶而言,一旦育成后的肥豬價格并不理想,較高的外購仔豬成本則意味著養殖虧損。
2016年二季度以來,仔豬價格的下跌尤其明顯,這既表明了仔豬成活率較高、供應量較大,也反映出補欄積極性大幅下降,折射出養殖戶普遍不太看好春節以后豬價的預期。但總體而言,仔豬價格和生豬價格的同步聯動性較強,并不是預測生豬價格的最佳指標,更多地是對短期市場情緒的一個反映。
仔豬供應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飼料原料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而養殖水平落后于歐美國家,致使國內豬價長期高于歐美國家豬價。另外,我國是世界豬肉消費第一大國,在消費基礎龐大、國內價格不具優勢的情況下,成本更低、品質較好的國際豬肉生產商自然會瞄準我國豬肉市場。去年以來,我國進口豬肉節節攀升。海關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進口豬肉總量達162 萬噸,進口量同比增長108%,達歷史新高。
玉米國內外價格差距較大(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口豬肉價格優勢明顯(元/公斤)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進口豬肉量(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為了減少豬周期的波動性,我國政府在2007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儲備豬系統,由商務部在全國各省市設置活豬儲備和凍肉儲備,分為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兩部分,是應對突發事件、平抑肉價波動的重要手段。如果市場價格太低或者太高,政府將會從市場上收購豬肉或者拍賣儲備豬,但總計儲備量不到50萬噸。
我國年均豬肉消費量在5000萬噸以上,不管是進口肉還是國儲肉,對豬價的中期走勢的實質影響相對有限。但由于進口肉價格優勢明顯,在市場情緒上會對養殖戶造成一定影響,而儲備肉的投放較為集中,對生豬市場短期內仍會形成一定的沖擊。
從豬肉的終端需求結構來看,可分為家庭需求、餐飲需求、企業需求和機關組織需求幾個部分,其中家庭需求是主要的消費渠道。近年宏觀經濟下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減緩壓制了家庭豬肉需求的增長,同時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工廠、工地食堂等企業集團消費對豬肉的需求減少,餐飲消費的景氣度也不高,因此如前文所述,國內豬肉消費總量已經進入平穩期,未來增長空間有限。此外,隨著飲食結構的多元化,肉類消費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間接影響了豬肉的消費。2016年,我國豬肉產量占肉類總量的比重從2014年的66.4%、2015年的63.4%下降至歷史最低的62.1%,未來可能還將繼續走低。
生豬需求具有較強的季節性,一般來說,肉類消費在天氣寒冷的秋冬季相對較多,而在炎熱的夏季消費相對疲軟;另外,重大節假日對豬肉消費的刺激更為明顯,比如中秋國慶假期,以及春節前后,我國有著南方制作臘肉、北方殺年豬的傳統,會對豬肉消費形成明顯的拉動。從屠宰量的月份變動可以看出,每年的12月、1月的屠宰量均明顯高于其他月份,而春節后則因普遍為需求淡季,屠宰量也相應地下降幅度較大,這是對豬肉消費季節性波動的直接反映。長期來說,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日肉類消費的習慣也有變淡的傾向。
國內豬肉年產量(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萬頭)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重磅!「周六福·吉」文化主題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