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動物奶油制品消費發展現狀分析
2017/5/26 10:37:1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我國動物奶油制品消費仍在起步階段2016年,全球奶油消費總量達到了1039.6萬噸,2000--2016年奶油消費量16年GAGR3.3%。與此同時,在發達國家,人造奶油的消費量出現明顯下降。以美國為例,2000年以后人造奶油消費量一、我國動物奶油制品消費仍在起步階段
2016年,全球奶油消費總量達到了1039.6萬噸,2000--2016年奶油消費量16年GAGR3.3%。與此同時,在發達國家,人造奶油的消費量出現明顯下降。以美國為例,2000年以后人造奶油消費量出現急劇下滑,從每人年均消費近5磅的水平下降到近2磅。而奶油消費量卻在穩定增長,截至2014年美國奶油的年銷售額達到25億美元。
美國奶油/人造奶油的人均消費量(磅)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美國奶油/人造奶油的銷售額(億美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含反式脂肪酸的奶油制品消費量仍處于較高水平,純動物奶油在我國消費、產量均較為有限。根據數據,2012年我國人造奶油的消費量達到48.2萬噸,同比增長16.17%,4年GAGR22%,假設人造奶油的消費量增速維持這一水平,則2016年我國人造奶油的消費量可達到106.78萬噸。但純動物奶油在中國的產量不大,主要依賴進口,全市場消費總量僅在6—8萬噸左右。根據調查結果,市售人造奶油的質量品質普遍不佳,100%的被檢樣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達到21.50%,45.83%的被檢樣品含水率大于16%,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
我國奶油進口數量(萬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零反式脂肪酸的奶油制品有望進一步普及,供給端仍存成本瓶頸
下游烘焙食品多年維持增長。奶油主要用于蛋糕、面包、餅干等烘焙食品的制作。現今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中國在逐漸西化的過程中,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無論在主食消費,還是休閑性食品消費中,蛋糕、面包等烘焙食品越發成為消費者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內的烘焙食品零售額呈逐年遞增趨勢,預計在到2020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320億;國內的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已從2006年的3.6KG增長至2015年的6.6KG。
國內烘焙食品零售額逐年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逐年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年輕人消費習慣推動飲食持續西化,烘焙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雖然國內的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已經歷了多年的快速增長,但相對于同處亞洲且傳統飲食習慣相似的香港(人均15.4KG)和日本(人均22.5KG),差距仍然較大。作為早餐食品的面包糕點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種類也豐富多彩,最重要的是,相比于我國傳統的早餐,其儲存與食用非常方便快捷,符合25—34歲年輕上班族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現今該類群體人口增速快于總人口,總人口占比將進一步提高。年輕上班族的基數增大,烘焙食品早餐消費習慣的進一步養成,將使得烘焙市場在未來仍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烘焙市場的持續增長也將拉動上游奶油市場的成長。
國內人均烘焙食品消費量仍然較低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消費習慣轉變的人口占比較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消費升級背景下,食品消費趨勢更迭,健康消費替代便捷消費。隨著經濟增長,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聚焦點逐漸由便捷、性價比,轉化到品質與健康。以方便面為例,由于油炸及食品添加劑等元素導致其長期以來都被認為是“不健康”食品的代表,但多年以來,由于其便捷食用、易于長期儲存且價格低廉,一直有許多白領、學生將其視作宵夜甚至正餐的選擇,需求始終處于高位。但2015年以來,中國大陸方便面銷售額490.61億,較上年下跌6.75%。現有的22家企業,6家企業退出市場,包括康師傅、統一在內的13家企業產量下跌。作為方便面代表企業的康師傅在其鼎盛的2011年總市值一度超過1400億元港幣;但受“餿水油”等事件的影響,截止2016底,康師傅控股總市值約為528.5億港幣,五年之內市值縮水900億。方便面市場的頹勢顯現,康師傅近年來的發展窘境,證明了消費升級背景下,大眾對于食品健康與食品營養越發的重視,存在健康隱患的食品已經開始逐漸遠離消費者視野。
2013年起方便面需求量逐年下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七大危害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動物奶油制品市場空間將逐步打開。目前多數人造奶油因仍然采取氫化工藝而產生反式脂肪酸,將導致糖尿病、動脈硬化、腫瘤等疾病的高發。國家規定,100克里面不得超過0.3克反式脂肪酸,但多用人造植物奶油的烘焙食品的實際反式脂肪酸含量,故餅干、面包、蛋糕等一系列食品都成為反式脂肪酸的“重災區”,也經常性的被部分消費者為是不健康食品的代表。消費升級促進人們日益關注自身健康,消費者也逐漸意識到植物人造奶油與反式脂肪酸的潛在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