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大麥價格走勢分析
2018/3/19 13:38: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全球主產區減產, 利好大麥價格; 相比看,澳麥大幅減產使得 1H18 進口難度不減,價格維持高位;下半年隨歐麥上市,價格將逐步回落, 預計 2018 年大麥價格波動范圍1,100~1,500 元/噸,均價 1,288 元/噸,同比上升 13全球主產區減產, 利好大麥價格; 相比看,澳麥大幅減產使得 1H18 進口難度不減,價格維持高位;下半年隨歐麥上市,價格將逐步回落, 預計 2018 年大麥價格波動范圍1,100~1,500 元/噸,均價 1,288 元/噸,同比上升 13.3%。庫存消費比下降,全球大麥價格維持高位: 預計 2017/18 年度全球大麥產量共計 1.42億噸,同比下滑 3.6%;消費量 1.47 億噸,同比下滑 1.6%,供給偏緊導致期末庫存消費比下滑 3.5 個百分點至 12.8%,達到近年最低水平。供給端看,產量下滑源于幾大主產區的供給疲軟, 因干旱天氣預期及種植收益較低,澳大利亞單產、種植面積預計均出現下滑;歐盟雖種植面積略有提升,但單產水平則仍未擺脫過去三年的下滑態勢;加拿大同樣面臨面積、單產雙降的局面。需求端看,全球飼料及工業用大麥需求雖同比下滑,但仍為過去五年第二高位水準。綜合判斷, 2017/18 年度全球大麥維持當年產量低于當年需求量的格局,期末庫存消費比下滑,利好大麥價格。進口結構略有轉變,但進口難度不減: 因飼用大麥需求提升,我國 2017 大麥進口量大幅增加,預計 2017 年全年進口量 900 萬噸,同比上升 80.0%。其中,澳大利亞、法國、烏克蘭、加拿大仍是我國的主要大麥進口國。但因 2017 年法國大麥品質較差,貿易商轉而尋求更多澳大利亞進口,使得 2017 年澳大利亞大麥進口量占比提升 9 個百分點至 74%,而法國大麥進口量大幅下降 11 個百分點至 2%。展望 2018 年, 1H18大麥進口價格將很大程度受到澳大利亞產量影響,而澳大利亞 2017/18 年預計大幅減產 40.4%,使得我國大麥進口難度依然較大;另一方面, 2H18 大麥進口逐步轉向歐盟及加拿大, 進口難度將有所減小,價格走勢也將趨于回落。大麥價格維持高位: 全球大麥供不應求且期末庫存消費比降低,使得大麥價格維持高位。 對中國來說,進口缺少議價權,更多扮演價格接受者的角色。 1H18 澳麥上市但產量預計大幅縮減,中國進口難度不減,進口價格預計較高; 2H18 法麥及歐麥上市將緩解進口壓力,大麥進口價格趨勢緩慢回落。
全球大麥庫存消費比下滑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主產區供需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澳大利亞大麥單產及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歐盟大麥單產及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加拿大大麥單產及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大麥供需平衡表
百 萬 噸2013/142014/152015/162016/172017/18 E期 初 庫 存2225242624產量144142150147142進口量2330292925中國510687沙特9811109產 量 +進 口167172178176167消費141143146150147出口量2329312926歐盟6101166澳大利亞656106加拿大22122消 費 +出 口164172176178173期 末 庫 存2524262419庫 存 消 費 比17.7%17.0%18.2%16.3%12.8%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產融加速孵化體系:提供就業保障、激活產業服務、盤活樓宇經濟、化解地方債務、聚合服貿中盤、拉動消費升級
- 教育部推動開設1000個微專業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雙千”計劃解鎖高質量就業密碼
- 重磅!「周六�!ぜ刮幕黝}形象盛大啟幕,東方美學盛宴點亮京城
-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音樂美食嘉年華圓滿落幕
- “銀發列車”為何一票難求?
- 景區多元特色主題活動賦能 “五一”假期文旅消費煥新彩
- 2025 CSF文化會煥新出發:以年輕化戰略引領行業變革,跨行業周邊定制開辟萬億商機新藍海
- “大飛船”正式啟航!深圳科學技術館開館首日人氣火爆
- 八米巨人蠟像亮相杭州 巨人蠟像藝術賦能實體引爆眼球經濟
- 合作邁上新臺階 多家跨國車企“加碼”投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