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中國液化天然氣價格走勢分析及預測
2018/4/25 11:41: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近期 LNG 價格大幅上漲2017年 9 月以來,商品價格整體低迷, LNG 卻一枝獨秀,沿海氣價自 9 月初最低的 3400 元/噸大幅上漲,最高達到 4900 元/噸,漲幅高達 44%。 雖然歷年 4 季度用氣都比較緊張,但2011. 近期 LNG 價格大幅上漲
2017年 9 月以來,商品價格整體低迷, LNG 卻一枝獨秀,沿海氣價自 9 月初最低的 3400 元/噸大幅上漲,最高達到 4900 元/噸,漲幅高達 44%。 雖然歷年 4 季度用氣都比較緊張,但2017年相比往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首先,2017年價格旺季來的更早,往年都是 10 月中下旬才開始啟動,但2017年 8月份就開始上漲, 10 月份已經進入了跳漲的模式;其次2017年價格漲幅也更大,不但相比 2 季度淡季大幅上漲,甚至比去年同期漲幅也超過了 40%。更為關鍵的是,現在還沒有完全進入供暖的需求旺季,隨著 11 月份北方的全面供暖,后續需求還將呈現爆發性增長, LNG 價格完全有可能再上臺階。這在短期將大幅提升 LNG 接收站的業績,畢竟與國內氣價相比,進口的成本價格上漲相對有限且滯后,最新價差已經擴大了 2145 元,以 25%所得稅率測算,對應 100 萬噸接收站的業績增厚都在 16 億元以上。從更長期看,這也標志著我國 LNG 接收站行業,將從大家傳統印象中的嚴重供過于求轉為供不應求,尤其是對于正在進入該行業,并能夠利用近兩年氣價低點簽訂長約的企業來說,未來幾年將有望獲得極好利潤,具體邏輯如下:
華東 LNG 價格變化圖(元/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 LNG 接收站盈利有望大幅提升
2017年氣價之所以能夠大幅上漲,根本原因還在于消費增速遠超預期,截至 3 季度就已達到了 16.2%,大幅超越了 15 年 3.4%和 16 年 8.0%的消費增速。而從我國供給端看,主要分為自產氣、管網進口氣和海上 LNG 進口氣, 16 年總計 2003 億方,占比分別為 66%、 18%和 16%。由于過去幾年天然氣需求增長大幅下滑,所以無論是自產氣還是陸上管網氣的擴產規劃都比較有限,2017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只有為 8.3%和 5.2%,遠遠無法滿足增量需求。兩者的缺口就只能由進口 LNG 來填補,導致其前三季度進口量已達到 2555 萬噸,幾乎與去年全年相當,增速高達 43%,依照2017年總消費量 2304 億方測算,則 4 季度進口量將達到 1600 萬噸, 對應我國現有接收站 7100 萬噸總產能(截止 17 年 6 月) ,開工率將達到 92%,接近滿負荷。全年開工率也將提升至 60%左右,從過去兩年嚴重過剩恢復至基本供需平衡,如果未來還延續2017年的增長勢頭,甚至可能出現供不應求。
2012-2017 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億方) 及增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 LNG 接收站產能統計
經營者地址產能(萬噸/年)投產時間中國石油江蘇如東6502011-遼寧大連10002011-河北曹妃甸3502013中國海油廣東大鵬3702006上海洋山3002009福建莆田2602009浙江寧波3002012廣東珠海3502013天津浮式2202013海南洋浦3002014廣東粵東2002016上海中西門堂3002009廣東揭陽2002015廣東迭福4002017福建漳州3002017中國石化澳門黃茅島5002006山東青島3002014廣西北海3002016廣東東菀1002012唐山3002016天津濱海3002018新疆廣匯江蘇啟東602017新奧集團浙江舟山3002018中天能源江蘇江陰2002017廣東潮州2002018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季度北方 LNG 極度緊張
2017年增量需求主要來自于北方煤改氣,尤其是霧霾重災區的“2+26”個城市,2017年華北各省的消費增速普遍在 20%以上,遠高于全國增速。在工業用氣方面,2017年已經改造了 4.1 萬噸的燃煤鍋爐, 全年增加了 66 億方天然氣消費量, 單季度新增 16.4 億方; 在民用氣方面2017年完成了 276 萬戶,如果以每戶燃氣取暖用氣 1300 方測算,則 4 季度新增需求為 18 億方,由此測算 4 季度華北消費量將增長至 209 億方。但上述地區單季度的管網和 LNG 滿負荷輸送能力也只有 131 億方和39 億方,缺口達到 39 億方,需要從其他區域調撥 LNG 來填補。但 LNG 的運輸半徑一般在 300公里以內,超過部分每百公里要增加 60-80 元/噸,這也就帶動了整個北方地區的 LNG 供需緊張。
北方管網供氣供氣能力(億方/年)
類別管線名稱輸氣能力投產年份管網氣陜京一線33已投產陜京二線120已投產陜京三線150已投產港清線20已投產港清復線70已投產港滄線2.5已投產港滄復線10已投產港霸線50已投產安濟線30已投產克什克騰煤制氣40已投產陜京四線2502017 年底鄂安滄管線3002019蒙西煤制氣2002020京石邯復線1622020已投產管網單季度供氣能力-131-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北方 LNG 接收站供氣能力(萬噸/年)
類別接收站名稱輸氣能力投產年份LNG 接收站河北曹妃甸350已投產天津浮式220已投產山東青島300已投產河北唐山300已投產天津濱海3002017 年底已投產接收站單季度供氣能力-293-折合億方/年-39-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北方各省民用煤改氣預估
地區環保部計劃戶數(萬戶)各地實際落實戶數(萬戶)17 年冬季新增消費量(億方)氣化率北京30301.9585%天津29291.8979%河北18018011.733%山西391006.546%山東35352.2845%河南421006.536%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季度 LNG 價格有望繼續上漲
雖然 LNG 下游與民生相關,但其漲價的影響相對有限。首先, 我國 84%的天然氣供給為管網氣,其價格為政府定價,并長期鎖定,并不會跟隨 LNG 上漲。其次,現有 LNG 產能中 86%都掌握在三桶油手中, 其 LNG 主要是進入管網或銷售給長約客戶,彈性較大的現貨占比也不高,而且其簽訂長約的時點都在油價暴跌以前,價格普遍在 4000 元/噸以上,甚至有部分達到了 5000、 6000元/噸的天價,只不過由于照付不議合同的約束和保障國內供氣安全的考慮,過去幾年都是扛著巨虧在進口,近期氣價上漲也僅僅是彌補其虧損,國家層面也難有很強的動力去限制價格上漲。最后,我國一直希望謀取遠東地區的 LNG 進口定價權,因此 LNG 價格相對市場化,很少國家干預,今年又新上市了天然氣交易所,更是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化定價。 綜上,我們判斷未來 LNG 價格即便再有上漲,也大概率不會招致政府方面的價格調控。
3)未來國內 LNG 供需分析
展望未來,工業燃煤鍋爐還需改造 14.8 萬噸,是2017年改造量的 3.6 倍,民用煤改氣華北地區未改造的還有 2700 萬戶,是2017年改造量的 9 倍,按中性假設以上改造在未來 5 年內完成,這將給每年總計帶來 118 億方的需求增量, 這將帶動未來幾年華北地區天然氣消費增速超過 15%。從供給端看,自產氣預計未來很難有太快增長,大概率和過去幾年平均增速 6%比較接近。管網進口氣也只有 19 年投產的中俄東線和 2020 年的中亞 D 線,但考慮到是逐步達產,新增供給也比較有限。因此我們預計 19年需要新增 LNG進口量 1100萬噸,對應當時 8200萬噸的產能,開工率將達到 88%。這也意味著未來國內 LNG 供需在淡季也基本能夠保證周轉率,在旺季則會出現明顯的供給緊張,有望獲得較高的售價和良好的利潤。
中國中長期 LNG 供需分析(億方)
需求分類20162017E2018E2019E民用7198269501093%工業954109712621451%發電385443510586%總計2058236727223130供給分類20162017E2018E2019E自產氣1368145015371630%陸上管道氣370370402493%進口 LNG 產能85098810491140%需要進口 LNG3195787821007LNG 工廠開工率38%58%75%88%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4)未來全球 LNG 供需分析
2016 年全球 LNG 產量約為 3.4 億噸,未來 3 年的年均投產量在 3000 萬噸左右,主要擴產地為美國和澳大利亞。依照以前預測,未來幾年需求增量很難超過 2000 萬噸,供給嚴重過剩,但隨著我國的需求爆發,預計全球每年真實增量也會升至 3000 萬噸左右,供需狀況其實遠好于預期。所以今年 4 季度以來,除了北美和中東等資源地以外,全球 LNG 價格也在顯著上漲,相比去年同期漲幅達到 40%以上。展望未來,我們判斷今明兩年,全球 LNG 還略有過剩,主要供給緊張將集中在旺季,淡季相對還會比較寬松。但 2020 年以后供需將進入緊平衡,上游資源價格有望迎來長期上漲周期。由于天然氣無法存儲,生產出來必須盡快銷售,所以在目前供給還比較過剩的情況下,能夠簽訂長約的接收站,未來就有望將氣價鎖定在比較低的水平。這無疑也就保障了這些接收站可以在未來比較長的時間內,都具備相對的成本優勢,并獲得較好的盈利。
17 年至今北海天然氣價格(美元/mmbtu)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 LNG 供需狀況(百萬噸)
地區201520162017E2018E2019E2020E全球 LNG 產能305338375409439467全球 LNG 需求251269295326359395開工率82%80%79%80%82%85%分地區需求201520162017E2018E2019E2020E亞洲178190201213225235美洲221719192222歐洲3940506682106世界其他地區122225273031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2017年石油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預測
- 下一篇:2017年石油供需現狀分析及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