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部門重磅出手 電子信息制造業沖刺7%增速
2025/10/16 11:56:46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未來兩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劃定了清晰路徑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5-2026年穩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未來兩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劃定了清晰路徑。《行動方案》不僅提出了“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速7%”的預期目標,更直面行業“內卷”競爭、底層技術短板等深層問題,系統部署了從技術創新、生態構建到市場開拓的全鏈條舉措。
尤為引人關注的是,《行動方案》特別強調“強化與投資、金融政策聯動”。這一信號表明,新一輪穩增長行動將不再是單一的產業政策,而是與金融財政政策協同發力的“組合拳”,旨在為集成電路、先進計算、光伏革新等重大項目和前沿技術攻關引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為產業突破核心技術瓶頸、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依法治理光伏“內卷” 引導產能有序布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出臺方案,旨在引導行業從“拼價格”轉向“拼價值”,通過規范市場秩序、設立產品質量與能效標準,推動企業專注技術創新與品質提升,從而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于光伏、鋰電池等新能源產業,《行動方案》特別指出要“依法治理光伏等產品低價競爭”,破除“內卷式”競爭。
遠東資信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張林接受中國工業報采訪時指出,反內卷政策對于當前的中國經濟運行而言極為重要,破除低價競爭不僅是改善企業利潤空間的重要舉措,還是實現供需良性循環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避免各地同質化投資與重復建設的重要抓手。
知名商業顧問、企業戰略專家霍虹屹告訴中國工業報,這背后其實是中國制造業升級必須跨過的一道坎。光伏產業的快速擴張曾經依賴于規模驅動和價格競爭,但長期低價會壓縮研發投入空間,損害行業可持續性。因此,“依法治理”更多是針對惡性價格戰的糾偏,而不是要全面管控市場價格。關鍵在于通過制度建設,把“底線”劃清,把門檻從價格競爭轉向技術和品質競爭。換句話說,是把競爭重心從“拼價格”引導到“拼價值”。
“這預示著未來可能加強價格監管和市場準入規范。”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青年研究員石少卿告訴中國工業報,方案已要求引導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鋰電池產業,梳理產能情況,避免盲目擴張導致的惡性競爭。
石少卿表示,相關部門應平衡“依法治理”與“市場主導”之間的關系,確保行業既能高質量發展又不扼殺創新活力。
張林認為,反內卷政策重要,并不意味著反內卷政策將以運動式治理的方式展開,“依法治理”本身表明反內卷政策雖然全面深入,但依然會以合理有序的方式展開。
“除了價格監管和市場準入之外,還需要鼓勵企業間的資產重組與兼并,進一步優化存量產能的供給方式和供給結構。”張林表示,這些措施是在依法治理的框架下推動實現市場出清,不僅有利于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導向,還有助于提高企業創新的積極性。
強化金融政策聯動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行動方案》旨在通過金融手段為電子信息制造業關鍵領域提供長期穩定支持。
《行動方案》提出要“強化與投資、金融、安全等政策聯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在金融層面,應如何引導金融機構為集成電路、先進計算、光伏技術改造等關鍵領域的重大項目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金融的作用不僅是輸血,更是賦能。電子信息制造業的特點是研發周期長、投入高、風險大,因此常規的短期貸款并不適用。”霍虹屹表示,可以預見,未來會有兩方面的探索:一是建立面向關鍵技術攻關的專屬信貸與基金工具;二是推動綠色金融與產業轉型結合,把融資能力轉化為長期競爭力。
石少卿表示,《行動方案》旨在通過金融手段為電子信息制造業關鍵領域提供長期穩定支持。結合七部門此前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金融支持措施應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二是鼓勵產業基金聚焦重大項目,推動產能優化和技術升級;三是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助力高碳產業綠色轉型。
在張林看來,金融支持關鍵領域科技創新與重大項目落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一方面,需要進一步發揮債市科技板的作用,打通股、債、貸之間的金融工具連通,支持債券工具條款更加靈活,持續撬動股權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為關鍵領域和重大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今年1至8月科創債發行規模已經超過1.3萬億,年內科創債發行額有望達到約2萬億。另一方面,需要繼續完善從天使投資到公司上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促進融資方和投資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推動資本和技術之間的良性循環。
張林強調,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角度來看,近年來央行先后創設了科技創新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體系對特定領域加大支持力度,也已經將支持產業綠色轉型納入其中。后續來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還會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發力,在重點領域推動智能化、數字化與綠色化轉型。
此外,石少卿進一步指出,政策聯動還應體現在風險分擔機制上,可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保險機構合作等方式,降低金融機構對前沿技術項目的風險顧慮。整體來看,金融支持將兼顧“定向滴灌”與市場化原則,既避免過度干預,又確保資金精準流向關鍵領域,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構建容錯機制 形成可持續生態系統
《行動方案》最終目標是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環境,推動高風險技術突破。
《行動方案》支持“全固態電池”“三維異構集成芯片”等前沿技術的基礎研究。這些領域雖然前景廣闊,但存在研發周期長、風險高的特征。
霍虹屹表示,前沿技術的探索本質上是“九死一生”,但一旦成功將重塑產業格局。政府的責任,不是替科研人員選擇哪條技術路線,而是要提供一種“容錯土壤”。這包括建立失敗容忍的科研資助機制,對真正面向未來的探索項目給予長期穩定的支持,即使短期內沒有成果,也能維持研究團隊的持續投入。同時,可以通過多元化基金和分階段評估來分散風險--早期鼓勵多路線并行,中期基于階段性成果篩選重點,后期形成應用轉化支持。
石少卿同樣建議,參考各地實踐,政府可從三方面構建容錯機制:一是區分因探索失敗與違規操作,對符合條件的項目予以免責,降低科研人員的顧慮;二是設立專項風險補償基金,對未達預期但合規的研發項目提供部分資金補償,分擔企業風險;三是建立動態評估體系,通過階段性技術指標(如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芯片良率)監測進展,及時調整資源投入,避免路線鎖定風險。
“防范技術路線風險需兼顧前瞻性與靈活性”。石少卿指出,一方面,依托專家智庫對多技術路線并行評估,避免單一路徑依賴。另一方面,通過“揭榜掛帥”等機制引入競爭性研發,促進技術迭代。此外,可借鑒北京未來產業政策,建立“研發-中試-產業化”全鏈條支持,對階段性成果給予獎勵,形成風險與收益平衡的創新生態。最終目標是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環境,推動高風險技術突破。
《行動方案》還強調要打造“以跨平臺計算框架為核心的計算生態”并提升“產業生態主導地位”。對此,霍虹屹指出,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環境中脫穎而出,核心在于建立一個既開放又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開放意味著標準的透明和接口的共享,能吸引更多上下游加入,自主則是要把關鍵環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軟硬件協同的突破,離不開聯合創新機制,政府應牽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建設協同攻關平臺,圍繞操作系統、芯片架構、人工智能算力等關鍵領域展開長期合作。
同時,通過開源框架推動不同廠商之間的兼容性,建立標準化的測試認證體系,確保應用和硬件能夠跨平臺運行。這種模式既能降低創新的邊際成本,也能在生態開放的同時,保證產業鏈的自主性與安全性。
“真正的競爭力,不僅在技術本身,更在于能否形成一個充滿活力、可持續迭代的生態系統。”霍虹屹說。(吳晨)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風光美景“玩”出新花樣!“美景+賽事”“觀賽+旅游”點燃文旅消費熱引擎
- 京東11.11百億補貼日連續3天瘋狂加補,1元搶百吋大牌電視
- 帶著李克老師贈送的醴陵瓷出海
- 全球密封行業專家Roxtec攜創新密封方案與應用實例驚艷亮相CWP 2025,助力突破深遠海風電密封防護痛點
- 走進16家敬老院 京東超市攜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捐贈助老物資
- 2025年全國少年兒童“雙有”活動總結交流會舉行
- 君樂寶博士后團隊全國博創賽摘銅 后生元研發攻克發酵乳保質期短板
- 智界亮相中國年度車雙城盛典 品牌2.0實力獲專業媒體集中檢驗
- 品蟹宴、捕魚樂、果菜香!共享金秋豐收喜悅 多地特色田園體驗點燃鄉村文旅消費熱
- 京東11.11百億補貼日10月30日開啟:連續3天瘋狂加補,至高省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