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灘低空經濟 三大電信運營商競速“低空智聯網”
2025/10/25 19:09:40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低空經濟正從云端飛進現實,迎來從遠景藍圖到實景落地的轉換。 在剛剛閉幕的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以下簡稱“PT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低空經濟正從云端飛進現實,迎來從遠景藍圖到實景落地的轉換。
在剛剛閉幕的2025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以下簡稱“PT展”)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齊齊展示各自低空能力體系,以及在低空智聯網的最新布局。
PT展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網絡技術處處長陸洋表示,“低空經濟發展方興未艾,應有效發揮信息通信業重要支撐作用。低空信息基礎設施涵蓋通信、感知、導航、平臺等多領域,涉及多行業部門、多產業主體,應鼓勵信息通信企業、航空裝備企業、垂直行業應用企業等各方加強協同、同向發力,支撐低空經濟走得更遠。”
中國電信集團子公司中電信無人科技有限公司運行總監潘鑫華提示:“低空經濟起飛還要邁過幾道檻,比如網聯不穩、監管低效、數據割裂,這就像橫在賽道上的'攔路虎'。”
低空信息基礎設施部署仍待驗證
低空應用尚處在起步階段,低空管理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信息通信業支撐低空經濟發展的探索也處于試點階段,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在技術層面和實際部署層面仍需進一步實驗驗證。
當前,各類低空應用加速探索,以各類無人機和eVTOL為代表的新型低空裝備成為布局重點。行業巡檢逐步成熟,物流運輸、載人運輸成熱點。通信、感知、導航等關鍵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加速試點,為低空應用以及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數字化底座。
陸洋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低空裝備創新體系、產業體系和低空信息基礎設施領域體系等,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生態,聚焦低空信息基礎設施領域。
在頂層謀劃上,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持續加強低空信息基礎設施頂層政策研究編制,充分發揮信息通信業能力優勢,分類施策,重點明確低空、通信、感知、導航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在供給能力上,工信部不斷推動5G技術產業能力提升,開展5G-A上下行寬帶,通感一體技術實驗,加速技術成熟。
在實踐探索上,基礎電信企業在全國20多個省開展了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感知技術等實驗驗證,積極探索物流配送、城市治理、警務安防等典型應用。
在標準支撐上,工信部指導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成立低空智能網工作組,系統推進低空信息技術設施相關標準研制。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專家續合元也認為,推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著力提升信息通信業支撐能力。低空經濟具備產業鏈鏈條長、主體多等特點,涉及應用、空運管理、安防等體系,需要新型的低空航空裝備以及低空信息基礎設施能力支撐。
“各地各企業廣泛關注、積極探索,已在全國20多個省開展了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感知等實踐探索,并在低空物流配送、水域巡檢、警務安防等場景形成了落地應用。總體來看,低空應用尚處在起步階段,低空管理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信息通信業支撐低空經濟發展的探索也處于試點階段,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在技術層面和實際部署層面仍需進一步實驗驗證。”續合元分析。
如何推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信息通信業支撐能力?續合元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加速低空數字化表的研制,積極推進5G-A通感一體的國際標準研究以及制定工作,加強面向低空領域的5G等相關標準的研究,提升供給側技術支撐能力。依托中國信息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等組織,加強與垂直行業標準組織的協作,加強低空經濟的融合應用標準制定,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標準。
第二,構建低空數字化驗證體系,鼓勵產業各方共同開展低空通信、感知、導航、平臺等技術攻關和融合探索。加快推進相關設備的研發,搭建技術以及應用驗證的公共服務平臺,通信產業聯合行業合作伙伴支撐開展跨行業技術驗證和應用試點,構建標準制定+實驗室技術驗證+外廠適配驗證的標準落地驗證體系,加速技術產品的成熟。
第三,探索低空數字化融合應用生態,積極發揮政策引導和市場牽引的雙重作用,為低空數字化技術與多種技術融合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打通技術和應用落地的中間環節,大力挖掘和探索能夠促進行業生產模式變革和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高價值應用解決方案,提升低空經濟應用的活躍度。
從由人操控走向融合智能
展望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從由人操控,轉換到AI輔助人實現融合智能。
筑牢低空經濟數字新底座。本屆PT展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電信運營商不約而同將展覽重點聚焦“低空智聯網”。
“2024年,我們充分發揮創新優勢,率先構建4.9GHz通感一體技術體系,牽引產業明確技術規范,并依托'靈霄'網絡體系,在22省部署近千個通感站,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9G低空試驗網。在此基礎上,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例如為浙江公安提供上行25Mbps速率、滿足城市巡檢等地面環境高清視頻回傳;為云南保山機場提供超95%黑飛檢測能力、護航空地一體安全;為深圳美團提供10米感知精度軌跡跟蹤,做好外賣航路保護、守好安全紅線,護航低空經濟展翼騰飛。”中國移動設計院助理研究員王海倫向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
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蘇郁表示,中國移動在低空領域的發力賽道是低空智聯和監管技術。“我們自主研發了低空無人監管平臺,研發了一系列產品。中國移動在低空經濟領域提供了五大解決方案,即規劃運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探測與反制、應急通信,以及高精定位導航。”蘇郁說。
在中國聯通展臺的“低空智聯網體系展區”,中國工業報記者看到了中國聯通創新提出的“五網筑基”低空智聯網架構。這一架構深度融合了通信、感知、導航、算力、氣象網絡五網一體能力,致力為低空經濟打造堅實的數字底座。
中國聯通集團展廳講解顧問周曉平向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在低空經濟領域,中國聯通全資子公司--聯通數科,基于自身云網智算能力底座與運營服務經驗,構建了“端網云安智”低空產業體系,打造了低空飛行服務、低空飛行保障兩類產品,開發了智慧低空應用平臺與5G-A通感一體化低空安全監管平臺兩大平臺產品,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聯通數科產品能力,中國聯通目前已建立河南安陽、江蘇南京、山東青島、廣東深圳四個低空先鋒戰略單元,通過1個總部+N個分中心的協同發展模式助力低空經濟發展。
另據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發展部副總經理田元兵介紹,中國聯通積極探索衛星通信、高空平臺通信等新技術,加速構建空天陸海一體化泛載能力。近期,中國聯通在山東日照海域已成功發射四顆聯通星系的低軌衛星。
“低空方面,我們積極落實國家低空經濟發展戰略部署,積極構造低空1+1+3+N的能力體系。其中,第一個'1'指的是建設一張低空智聯網,第二個'1'是低空數字底座,'3'指的是低空運營服務、飛行保障、空域安全三大平臺的應用。'N'是圍繞城市管理、應急救援等N個應用場景,共同破解產業當中的應用難題。”田元兵說。
中國電信作為低空經濟領域的先行者,打造了“1+3”產品服務體系。
中電信無人科技有限公司品宣經理張韜向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1+3”的產品服務體系是指一張聚合通信、感知、算力為一體的“低空智聯網”,以及三大核心平臺。
另據潘鑫華介紹,目前,很多城市在各種低空設施基礎上都是按照600米進行相關規劃。低空經濟將串聯起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航空器研發制造、運營服務以及綜合等多個領域。低空經濟不只要飛得起來,更要融得進去新的經濟形態。
“應看到,空域監管效率較低,傳統的人工模式已跟不上低空的高密度、多場景的飛行需求。”潘鑫華提醒,“AI是我們打通堵點,掃除障礙的核心武器。展望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將從由人操控,轉換到AI輔助人實現融合智能。低空飛行器將具備精準感知環境,云邊端協同計算,毫秒級的復雜決策能力,實現全流程的無人化閉環。”(記者 余娜)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