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亞,看見“流動的邊界”:匈牙利藝術家木蘭個展正在進行中
2025/10/31 16:38:34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0月12日至11月12日,匈牙利藝術家木蘭(Orsolya Áder)的個人作品展“流動的邊界”在三亞CBD文物藝術中心也正式向公眾開放。10月12日至11月12日,匈牙利藝術家木蘭(Orsolya Áder)的個人作品展“流動的邊界”在三亞CBD文物藝術中心也正式向公眾開放。
此次展覽是木蘭在中國海南的首次大型個展,由三亞CBD文物藝術中心與千藝寰禹文化傳媒(三亞)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合主辦。以“色彩流動中的無形之語”為主線,通過架上繪畫、熒光裝置、多媒體影像等多元媒介,構建了一個沉浸式的藝術現(xiàn)場,引發(fā)觀者對文化邊界、地理認同與視覺感知的再思考。

藝術家與東方的不解之緣
木蘭,1993年出生于匈牙利,畢業(yè)于倫敦里士滿美國國際大學,主修時尚商業(yè)與藝術媒體。她雖活躍于歐美藝術界,卻始終心系東方美學。正如她所選的中文名“木蘭”一樣,她的創(chuàng)作中透出一種堅韌而詩意的氣質。她并不簡單堆砌東西方符號,而是將多瑙河的波光與東方水墨的空靈,內化為個人藝術的養(yǎng)分,形成一種既國際又私密的視覺語言。而她的作品也曾被三星堆博物館、寧波美術館等中國重要機構收藏。

四大展區(qū)構建“邊界流動”的敘事
展覽圍繞“流動的邊界”這一主題,劃分為四個有機聯(lián)系的展區(qū),層層遞進地展開了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思考。
在“交匯之界”展區(qū),木蘭的《無序中的有序》系列作品以幾何碎片重構視覺秩序,如同海南島嶼在季風中被不斷重塑的自然邊界。油畫與綜合材料在她的手中交織,凝固了邊界“即將溶解”的瞬間。

“另一個世界”則是一場光與影的詩意實驗。熒光裝置在暗房中懸浮流動,模擬多瑙河與南海水色的交融。光束掃過,抽象圖騰被依次點亮,形成一場橫跨歐亞的、“看不見的河流”之間的對話。


“潮汐之界”多媒體展區(qū)更進一步,將匈牙利內陸的色彩光譜溶解于南海的潮汐投影中。沙粒中浮現(xiàn)的電子畫作、復古電視機與黎錦織物共生的裝置,構建起一個關于文化記憶與再生的考古現(xiàn)場。

而在“對話之界”,觀眾不再只是觀看者。一把褪漆的木椅、一副耳機,帶領人們進入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現(xiàn)場。聆聽木蘭的日記片段,觀看紀錄片影像,邊界在共情中悄然消融。

不止于視覺:藝術作為“文化口岸”的實踐
本次展覽由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三亞)等多個機構指導,匈牙利駐廣州總領事館支持。其背后,是海南自貿港在國際藝術展示與交易機制上的一次積極探索。
三亞不僅是旅游目的地,也可以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中轉站”。也許,這樣的展覽早已超越藝術本身,成為探索藝術流通的新路徑。

展覽將開放至11月12日。在接下來的時間中,這片位于南海的海岸,將持續(xù)回蕩多瑙河與南海相遇的絮語——當色彩成為語言,邊界便開始流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2分錢換1萬! 京東百萬現(xiàn)金懸賞家電家居低價線索
- 聚焦愛瑪電動車獲得多項國際設計大獎,探究電動兩輪車行業(yè)同質化“破冰”之路
- 千年茶鄉(xiāng)香飄四海 古丈品牌出海啟新程 2025年古丈縣區(qū)域公共品牌線上宣傳推廣銷售活動
- 從制造到智造,輕工業(yè)向新而行
- 維信諾 pTSF 技術量產:“中國屏” 引領全球AMOLED進入第四代材料紀元
- 擴容增量、提質增效,多地推進老年教育
- 嬰幼兒配方食品創(chuàng)新研究與發(fā)展學術論壇舉辦
- 液冷新篇啟幕:龍蟠領航,共筑綠色數(shù)據(jù)新未來
- 霓裳承脈 雪域生輝——“貢嘎時尚之夜”在康定情歌廣場璀璨上演
- 特色賞秋帶動旅游市場持續(xù)火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