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成立80周年, 潘湘斌教授攜“PAN Procedure”亮相聯合國總部
2025/9/21 13:21:53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5年,聯合國迎來成立80周年,全球以“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為主題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聯合國80華誕:中國原創技術登上聯合國總部講壇
2025年,聯合國迎來成立80周年,全球以“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為主題舉辦系列紀念活動。這一年,也恰逢聯合國提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并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10周年。近日,主題紀念活動在聯合國總部隆重舉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作為唯一獲邀項目代表登上聯合國講壇,向世界介紹其發明的“無輻射經皮介入技術(PAN Procedure)”及全球推廣成果。這是中國醫生首次受邀在聯合國總部宣講中國原創醫療技術,既是中國科技進步的體現,也是推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寫照。
無輻射“心”方案:PAN Procedure 引領心臟介入新模式

心臟病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不僅危及患者生命,也嚴重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傳統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創傷大、風險高、設備昂貴且可及性差,使眾多高齡、妊娠、合并腫瘤或居住地缺乏手術室/導管室的患者難以獲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潘湘斌教授首創“超聲引導經皮介入技術(PAN Procedure)體系”,僅憑超聲即可取代傳統體外循環和放射線,以“不開刀,無輻射”的顛覆性優勢,徹底消除放射線與造影劑的醫源性損傷,突破傳統手術禁忌,使高齡、癌癥、孕婦、肺結節等高;颊咄瑯涌色@得有效治療;從而擺脫對手術室和導管室的依賴,將心臟手術從“要到大城市、大醫院,找大醫生做的大手術”變成“門診手術”,甚至“上門手術”,在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三個方面同時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超聲引導介入技術體系不但解決了技術對設備的依賴問題,還通過發明超聲導絲等新器械大幅降低操作難度,可以“不挑人、不掐尖”地快速培訓大量基層醫生。當地醫生經過約十臺手術訓練即可獨立、安全地開展治療,避免了“高精尖”技術又貴又難、導致“曲高和寡”的窘境。正如潘教授所言:“只有少數人能做的手術,不是好手術;能做的人少,能救的人自然就少。”醫療創新的目標,是能在任何地方挽救更多生命。
“心臟手術上門”:中國方案讓醫療資源跨越山海

依托該技術體系,團隊成功研制出“超聲引導移動手術車”。車輛無需鉛防護及大型放射設備,配備擴展空間與層流凈化系統,可深入鄉村、社區實施高質量“上門手術”。放眼全球,連最簡單的闌尾炎尚難實現上門治療,而中國原創技術卻將復雜的心臟介入做成“上門手術”,打破地域與資源壁壘,開創了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目前,已有十余輛手術車能在全球流動救治患者,顯著縮小各國醫療差距。中國醫生用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打造了新質生產力,闖出了發展新模式。

從“中國原創”到“旗艦項目”:PAN Procedure駛入加速推廣新賽道

中國原創技術不僅化解了發展中國家因“缺醫少藥”造成的死亡問題,而且在發達國家得到大量應用,因為發達國家老齡化更嚴重,腫瘤、肺結節等合并癥多,嚴重影響醫療質量,PAN Procedure不但使危重患者手術成功率達95%,接近輕癥患者水平,徹底改寫手術禁忌癥,而且醫護人員沒有累積輻射損傷,無需穿著沉重的鉛衣,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在現代醫學主要源自西方的大背景下,中國團隊常年受邀到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意大利、俄羅斯等發達國家現場手術,在西醫領域,成規模、成體系地逆向輸出中國技術。
PAN Procedures 以巨大的優勢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為加快推廣應用,聯合國通過和平與發展基金資助設立“利用PAN Procedures 加強心臟病治療能力”項目,成為首個被聯合國推廣的中國醫療技術,聯合國經社部組織實施,致力于在全球挽救更多患者。
聯合國、世衛組織、國際標準組織在官方文件中用“PAN Procedure”命名該原創性、顛覆性技術體系,肯定了技術發明人的關鍵貢獻,潘湘斌教授亦被聯合國聘任為該項目的首席技術顧問,組建了包括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泰國等國專家的國際專家團,在聯合國框架下持續推進超聲引導介入技術的推廣應用。
標準共享:國際組織攜手推進全球應用

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與“人人生而平等”理念倡導下,更多國際組織加入“PAN Procedure”推廣行列。近日,國際標準組織IEEE決定將潘教授牽頭制定的“無輻射經皮介入技術PAN Procedure國際標準”永久免費開放,供醫生、醫療機構及偏遠地區工作者下載使用,使更多國家和地區得以與發達國家同步應用同一標準,讓出生在貧困地區的患者同樣有權利、更有機會活下去。因“降低成員國醫療服務能力差異”的巨大貢獻,PAN Procedure榮獲“世界衛生組織科技創新獎”;谶@一全球共享的普惠價值,潘教授兩次受邀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向各國元首展示原創技術促進民心相通的成果,獲得世衛組織總干事高度贊譽。
十年布局:PAN Procedure走向全球的“中國路徑”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壽院士洞察學科發展方向,早在十余年前即組建復合技術團隊,融合內外科優勢,不斷探索創新,發展并逐步完善超聲引導介入技術體系。
2025年5月,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和發基金指導委員會主席拉特雷專程赴阜外醫院考察,高度評價“PAN Procedure”突破傳統心臟介入手術局限、大幅降低治療成本并顯著提升醫療服務可及性,尤其在資源匱乏地區發揮了關鍵作用,呼吁將“無輻射經皮介入技術”推廣至更多國家和地區;
目前該技術已在60余個國家、1000余家醫院推廣應用,救治患者逾20萬例,既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挽救生命,也進入英、法、德、加等發達國家醫療體系,培訓大批當地醫生,“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實現從“技術引進”到“方案輸出”的歷史跨越,多次獲中外政府感謝信并寫入政府間聯合公報。
多方見證:各國大使肯定PAN Procedure可推廣價值


(聯合國經社事務副秘書長 李軍華)

(柬埔寨常駐聯合國代表高金河Keo Chhea)
本次會議規格空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主持會議,聯合國經社事務副秘書長李軍華、聯合國有關部門及機構負責人、近30個國家常駐代表及高級外交官齊聚一堂。各方一致認為,該旗艦項目為心臟病患者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解決方案。多位代表高度評價其“顯著降低治療門檻,帶來生命希望”。巴基斯坦代表在發言中特別致謝:“潘醫生在巴基斯坦的付出令人欽佩,尤其是在今年一月,他開展的工作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我們對此深表感激!”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表示,基金自設立以來,為加強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能力建設發揮重要作用,已成為中國與聯合國深化合作、踐行多邊主義的重要平臺。中方愿與各方以聯合國成立80周年、基金設立10周年為契機,積極踐行全球治理倡議,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
邁向2030:中國方案持續賦能全球健康

從“中國方案”到“全球共享”,這不僅是一項醫學技術的突破,更是中國醫生在全球健康治理中踐行使命的生動寫照。今天,潘湘斌教授代表中國醫務工作者,帶著國際社會的信任走上聯合國講臺,將“用創新挽救生命”的理念分享給世界,展現了中國醫療創新的自信與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阜外醫院作為中國唯一受聯合國邀請的項目實施機構登上世界舞臺,既是對中國醫療援外合作的高度肯定,也彰顯了中國攜手各國共赴健康未來的堅定承諾。
生命無國界,創新啟未來。會議還討論了如何將更多的先進技術向全球進行推廣。中國醫生將繼續貢獻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助力全球公共健康,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鏈接與融合,2025首屆中國-東盟焙烤行業城市研討會在印尼雅加達成功舉辦!
- 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經濟“成績單”暖意濃
- 航運故障預警新方案:Easy-Laser易樂 XT770 +孔對中功能全周期監測軸對中問題,守護航行安全
- 氨燃料航運減碳面臨技術瓶頸,芬蘭伐德魯斯Vahterus無墊片板殼式換熱器實現降本與環保雙贏,加速行業低碳轉型
- 產學研融合高?蒲小敖拥貧狻 打破學科壁壘為畢業生開拓全新職業藍海
- 數字認證詹榜華:密碼助力構建新一代數字信任體系
- 200%、100%!“暖”經濟熱風勁吹 取暖家電、輕紡企業產銷兩旺
- 淡季不淡賞秋看景火熱 銀發族、年假族、新婚蜜月族錯峰出游感受別樣新體驗
- 想象力智能中高考,平均一小時提一分
- 三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11.7% 維信諾排名全球前列


